元代倪瓚繪畫作品。紙本,水墨,縱九六厘米,横四七厘米。構圖爲倪氏畫中常見的三段式章法;近景爲秋林荒渚,上有五六棵枯疏之木;中景爲平静水面,毫無水紋,一片空闊;遠景則爲彼岸,其上山巒起伏。全圖描畫出一種與世隔絕,荒寒蕭索、凄凉静寂的境界。畫法墨色清淡,用側鋒有輕有重,多用渴筆畫樹石,折帶皴間用披麻皴,皴擦多於渲染,表现出“疏而不簡,簡而不少”的長處,畫爲五五歲時所作,題詩則爲十八年後所加。自題詩跋:此圖余乙未歲戲寫於王雲浦漁莊,忽已十八年矣……壬子七月廿日,瓚。”裱邊有明人孫克弘、董其昌和宋旭題識,董其昌並題簽。此軸經明人王禹聲、陳繼儒,清人方濬頤、釋明基和近人龐元濟收藏。經《畫禪室隨筆》、《佩文齋書畫譜》、《虚齋石畫録》著録。現藏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