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
病类名。 出唐·孙思邈《华佗神医秘传·华佗神方秘传·皂角散神方》“治五种肠风泻血,下痢,粪前有血号外痔,粪后有血号内痔。”指生于肛门齿线以上之痔疮。 多为粘膜下曲张之直肠上静脉丛。 好发于肛门左中、右前、右后等处。 症见以便血和脱出为特征。初期痔核较小,不脱出肛门外,大便时带鲜血或滴血。二期痔核较大,大便时脱出肛门外,滴血或射血如箭。三期痔核更大,大便时脱出肛门外,甚至咳嗽、行走、久站时亦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以手托或平卧方可收进。 若痔核糜烂面被擦伤时可见滴血或射血。 若因痔核嵌顿于肛外而形成绞窄者,则易致肿痛腐烂坏死。 为《外科启玄》和《外科大成》二十四痔之一。参见二十四痔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