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风情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之一,现有满族人口25.2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6%。满族的先世很早以前就繁衍生息在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至今仍有许多建筑带有清朝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最具有满族特色而又有影响力的当首推满族原始宗教——萨满教。萨满教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所展示的完全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是人类从愚昧落后逐步走向文明的历史遗迹。
满族人所穿的皮衣都是一种带马蹄袖的袍褂,因为这是旗人特有的一种袍子,所以叫旗袍。在冬季外出时,通常在长袍外面套上一件长至肚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人们称之为马褂。还有一种无袖的马褂,现在人们叫它坎肩。
“油炸糕”和“水团子”是满族的独特食品,在所有可食用的肉类中,满族大多数都吃,只有狗、乌鸦和喜鹊不能打,更不能食用。满族以狩猎为生,狗是猎人最忠实的朋友,再加上民间流传的“猎狗救罕王,鸦鹊都帮忙”的传说,所以这几种动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满族婚俗大体上分定亲和娶亲两个方面。定亲要“看门风儿”,“合八字”,然后择吉日到女方家去提亲。双方都满意,男方中长者要给女孩一些小物件做见面礼,女孩子要以礼答谢,这叫做“小定”。小定结束后,男方要“过小礼”、至此,定亲才告完成。定亲后,要“过大礼”。结婚的头一天叫“晾轿日”,第二天是结婚的正日子,迎亲的队伍要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出发,去时人数必是单数,回来必是双数,而且还有“姑不接、姐不送”、子女父母不全之人不能送等种种说法。到了女方家,新郎要拜岳父母,并呈上“离娘肉”,简单用过茶点后,才可启轿。启轿时要抱轿,即由新娘的哥哥抱起妹子放进轿内,目的是不沾娘家土。一路吹吹打打到达新郎家门时,新郎用插在升斗上的弓箭向喜轿连射三箭,驱走邪气。待拜过天地,入了洞房,新郎要用马鞭杆挑去新娘红盖头,双双坐帐。男方家人全天都要接待前来道喜的客人,宴席要一直开到天黑,并由专人写礼帐。第二天早起,一对新人梳洗打扮后,才能拜长者、公婆、宗祀等,结婚仪式算是最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