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满床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满床笏

典源出处 《旧唐书·崔义玄传》:“开元中,(崔) 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新唐书·崔义玄传》亦载。
释义用法 唐玄宗时崔神庆之子崔琳等皆做大官,每当家宴时,单用一张床放上朝用的笏板,还放不开。后以此典形容家族显赫,门第高贵。
用典形式
【笏满床】 宋·苏轼:“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满床笏】 宋·辛弃疾:“须是荣华更长久。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
【堆笏满床】 宋·陆游:“冲和堂中和气袭,堆笏满床群从集。”
【一床置朝笏】 宋·陆游:“一床共置朝回笏,百屋常堆用剩钱。”

满床笏

满床笏

一名《十醋记》。“湖上李笠翁先生阅定绣刻传奇八种”之一。范希哲(一作无名氏)作。有《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康熙刊本、《李渔全集》本。二卷,三十六出。写唐龚敬、郭子仪事。郭应武举,往郊原较射,与李白相遇,二人订交。李官翰林学士,向朔方节度使龚敬荐子仪。龚惧内,为纳妾事,至于跪门请罪。后妻妾各生一子一女,适安禄山来攻城,龚听从妻师氏建议,重用郭子仪,果破贼。安史乱平后,郭官拜中书令,唐帝为之卸甲。旋晋爵汾阳王,七子皆封列侯,第三子郭暧尚主。又由李白为媒,龚、郭联姻。郭六旬寿诞时,孙又中状元,子孙奉觞上寿,堆笏满床,极富贵之盛。此剧意在“敷演 一场欢笑”(《开场》),专供喜庆寿宴之用。《提要》认为是龚鼎孳门下士所作,于龚继室顾湄生日演出,以悦其意。似不确。近世昆班尚能演出《郊射》、《龚寿》、《七夕》、《纳妾》、《跪门》、《卸甲》、《封王》、《笏圆》等出。

☚ 万全记   补天记 ☛

满床笏

满床笏

又名《卸甲封王》、《打金枝》。《春台班戏目》及《庆昇平班戏目》著录。《都门纪略》载此剧目。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梁章钜《浪迹丛谈》云:“剧场演郭子仪奏凯回朝,初入见,奏曰:‘念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事见唐赵璘《因话录》、《三多记》传奇(又名《庆丰年》)及《隋唐演义》第九十九回。子仪以匡扶唐室,封汾阳王,七子八婿,皆得高官。适逢寿诞,子婿女媳俱来拜寿,所用笏排列满床,是以名《满床笏》。《打金枝》乃后部之情节。京剧、越剧尝演,叙祝寿之日,子女皆祝贺罗拜,幼子郭暧之妻乃肃宗之女升平公主,自恃父为天子,竟不往。暧怒而殴伤公主。公主回宫,哭诉于肃宗之前。郭子仪亦惧天子发怒,亲绑其子上殿请罪。肃宗明达,以郭氏有大功于国,不当以儿女纠纷见责,属皇后代为劝解,并提升郭暧官职。

☚ 钟馗嫁妹   浣花溪 ☛

满床笏

(一) 唐崔神庆家宴时以一床放置儿子的朝笏,时称“满床笏。”笏 (hu),朝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旧唐书·崔义玄传》: 唐开元中,崔神庆的几个儿子都是大官,每适家宴时,家中专以一床榻放置他们的朝笏,朝笏堆满了床榻。以后便以此形容家门福禄昌盛。
(二) 传奇名。清代范希哲撰,记载唐郭子仪高寿,子婿显贵之事。

满床笏mǎn chuáng hù

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执的手板。有事记在上面,以备遗忘。唐开元中,崔神庆和儿子琳、珪、瑶等皆位居高官,每逢节庆家宴,都用一张榻,把笏重叠放在上面。见《旧唐书·崔义玄传附崔神庆》。后用“满床笏”比喻家门福禄昌盛。

满床笏mǎn chuáng hù

❶清代范希哲撰写的传奇,一名《十醋记》。演唐代郭子仪六十寿辰时,七子八婿向他祝寿的故事: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二九·672)按,《缀白裘》三编选有《笏圆》一出,唱词中有“朝罢回来笏满床”、“看衣朱紫盈庭”等句,是一出吉庆戏文。故戏班子在有喜庆事人家唱戏,往往以《笏圆》作为终场戏。
❷指以《满床笏》演出场面为题材的吉庆画图:共有十六家有围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七一·1739)

满床笏

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用以记事的手板。满床的笏板。形容家道昌盛,做官的人很多。唐玄宗时,礼部侍郎崔神庆的三个儿子都在朝廷做官。大儿子崔琳为中书舍人,二儿子崔珪为太子詹事,小儿子崔瑶为光禄卿,地位都十分显赫。每逢过年过节家中聚会时,家里总要专门腾出一张床榻放置笏板。(见《旧唐书·崔义玄传附崔神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