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子;辊子;磙子kuən53tsɿ53gun53zi53轮状或碌碡状器具。《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 “西门庆取毕耳, 又叫小周儿拿木滚子㨰身上, 行按摩导引之术。”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六十六《方物记第八·并法》: “ (盐井口) 傍树两木,横一木,于上有小木滚子,以火掌绳焊,末附于横木滚子上。”清牟庭相《雪泥书屋杂志》卷三: “今俗语谓圜木曰滚子。” 民国二十一年《黑龙江志稿》卷十六《物产志·庶物》: “打粮之器,曰扬掀,曰扫帚,曰石滚子。”亦作“辊子”。元王祯《农书》卷二《垦耕篇》: “又有经暑雨后,用牛曳磟碡或辊子于所斫根查上和泥碾之。”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研谷碌碡曰辊子。音滚。”或作 “磙子”。清康熙十二年《滁州志》卷五《山川·桥梁》: “磙子桥、皇姑桥、迎恩桥。” 以“磙子”名桥。光绪十七年《吉林通志》卷三十一下《食货志四》: “石磙子一个,合银一两七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