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参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土精,地精,棒棰,百尺杵,鬼盖,人衔,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黄参,血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主根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状或纺锤形,常分歧,由根上部二分歧者习称“灵体”或“横体”;几不分歧或在下部分歧者习称“笨体”或“顺体”;须根长,有多数小疣状物;根茎上有茎痕,有时生数条不定根。茎直立,绿色,细圆柱形,光滑无毛。 叶轮生于茎端,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初生时为1枚3出复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1叶,但具5小叶,掌状复出,叫“巴掌”;3年生者具有2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4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5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6年生者茎顶生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最后增至6枚;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长达2.5厘米,小叶片卵形或倒卵形,复叶基部的小叶较小,长2~3厘米,宽1~1.5厘米;上部的小叶长4~15厘米,宽2.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沿叶脉有直立刚毛,下面无毛。总花梗长约7~20厘米,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顶生伞形花序,有十余朵或数十朵淡黄绿色的小花,通常在第4年开始开花;花有梗,两性及雄性;萼绿色,5裂;花瓣5,尖端尖;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在两性花中离生,在雄花中合生成中空的筒状。 浆果状核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每室含种子1枚。 种子白色,扁平圆卵形,一侧平截。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茂密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野生者称“野山参”;栽培者称“园参”。 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移山参”。本植物的根茎(人参芦)、根茎上的不定根(人参条)、细支根与须根(人参须)、叶(人参叶)、花(人参花)、果实(人参子)亦可入药,见专条。 新鲜品称“野山参水子”。 ❷ 园参:8~10月间采挖生长6年以上的人参。 用镐细心的刨起,防止断根和伤根,去掉泥土,再行加工。新鲜品称“园参水子”。 新鲜的移山参称为“移山参水子”。人参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 红参药材 园参水子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主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的加工品)等。 主要产品有生晒参、全须生晒参、白干参等。 ❹ 其它类: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根置沸水中约20分钟。参体经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与内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大力参:取鲜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晒干。 人参成品容易著潮返糖,宜放置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并防虫蛀。人参药材因其品种不同,性状各异。 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 须根细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全体呈淡黄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 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有稀疏的芦碗及1至数条不定根。 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的珍珠点。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如下几种:红参:全长6~17厘米,主根长3~10厘米,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的具2~3条支根。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角质样,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边条参:性状同红参,只是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其特点。 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 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较多的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 气香,味甘而微苦。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 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仅留有痕迹。 质较脆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迹。其它与生晒参近似。掐皮参:主根长约5~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 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长、条粗、完整者为佳。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而以红者为优。 ❺ 东洋参:为日本栽培的人参,商品因加工不同,亦分红参及白参两种。人参炮制法,糖参类:除掉芦头,切段即可。 红参类:除去芦头,切段;或以湿布包裹;润软后切片,晾干。人参味甘微苦,性温。 入脾、胃、肺经。 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开心益智。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之证。《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内服:煎汤1.5~9克,大剂18~30克;亦可入丸、散、膏等剂。实证、热证忌服。反藜芦,畏五灵脂。人参在方剂中应用: 每服9克,用薄荷、豉汤1盏,葱少许,入铫子煎1、2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3~5口(《食疗本草》)。 并切,同煎至8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未吃尽腰子,同上2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百一选方》)。 ❹ 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内伤,气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脉散,血如涌泉:人参(焙)、侧柏叶(蒸焙)、荆芥穗(烧存性)各15克。 为末,用6克,入飞罗面6克,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少顷再啜(《中藏经》)。 水1盏,煎7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仁斋直指方》)。 ❼ 治霍乱心烦躁:桂心0.6克(末),人参15克(去芦头)。上药以水一大盏,煎至7分,去滓,分温2服(《太平圣惠方》)。 ❽ 治虚疟发热:人参6.5克,雄黄15克。为末,用粽尖捣丸,梧子大。 井华水吞下7丸,发前再服。忌诸般热物(《丹溪纂要》)。 其它古方,如《金匮要略》的人参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小地黄丸、四君子汤;《卫生宝鉴》的人参蛤蚧散等。见专条。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人参可用于: ❷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人参对于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或认为不同的剂量可有不同的作用:小剂量能提高血压,大剂量能降低血压。成人日用量常为0.6~9克;人参浸膏(1克生药/毫升),每次服20~40滴,日服2~3次;人参酊(含量10%),每次5毫升,日2~3次服;人参粉,每次3~5分,日2~3次服。 ❸ 治消化系统疾病。对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过者,服人参后可见胃纳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对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亦有报告称人参可使慢性胃炎病人胃病消失,食欲增强,大便正常,胃液总酸度增加。 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在一定的治疗条件下,服用人参对于防止其转变为慢性肝炎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❹ 治疗神经衰弱。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 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患者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头痛、失眠等症状。 ❻ 治疗糖尿病。人参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但不改变血糖过高的程度。 或谓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50%,停药后仍可维持2周以上;中度糖尿病人服人参后,虽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多数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如渴感、虚弱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❼ 治阳萎。人参在中药里,一般用作强壮剂,可以补养元气。 近人研究,证明它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人参酊对于麻痹型、早泄型阳萎有显著的疗效,但对精神型无效,对因神经衰弱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萎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油中主要成分为人参半萜烯(Panacene C15H24)0.072%。据近报道从根中分离出皂甙类:人参皂甙A、B、C、D、E和F(Panaxoside A、B、C、D、E、F)等。人参皂甙A(C42H72O14),为人参皂甙Rg1(Ginsenoside);人参皂甙B和C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Panaxatriol)皂甙元;人参皂甙D、E和F水解后得20-表人参二醇(20-epiprotopanaxodiol)皂甙元。又自乙醚提取物的低沸点部分分离出β-榄香烯(β-Elemene)。 高沸点部分分离出人参炔醇(Panaxynol)。此外,尚含有单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三糖类:三聚葡萄糖、葡萄糖-果糖-果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人参酸(为软脂酸、硬脂酸和亚油酸的混合物);多种维生素(B1、B2、菸酸、菸酰胺、泛酸);多种氨基酸;胆碱;酶(麦芽糖酶、转化酶、酯酶);精胺(Spermine)及胆胺(Cholamine)。 人参的地上部分含黄酮类化合物,称人参黄甙(Panasenoside)、三叶甙(Trifolin)、山奈醇、人参皂甙、β-谷甾醇及糖类等。人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的亦较多,主要成果有: 能加强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并能增强机体对一切非特异性刺激的适应能力,能减少疲劳感(人参的根、茎、叶均能延长小白鼠游泳的持续时间)。 ❷ 人参对心肌及血管有直接作用,一般在小剂量时兴奋,大剂量时抑制。10%人参浸液1毫升/公斤给猫(或兔)灌胃,对心肌无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亦有抗过敏性休克及强心的作用。能消除或减弱由氯仿一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不齐。对大鼠心肌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❸ 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使感染疟原虫的鸡免于急性死亡,且鸡的体重还逐渐增加;抑制实验动物由于注射牛奶或疫苗所引起的发热反应;增加人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也能提高小白鼠耐受高温、低温的能力;在狗大量失血或窒息而处于垂危状态时,注入人参制剂,可使降至很低水平的血压稳固回升;延长受锥虫感染的小鼠的存活时间;抑制注射松节油或由于兔耳壳冻伤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某些实验性损伤的愈合;抗维生素B1、B2缺乏的作用。 能加强家兔实验性角膜溃疡的愈合。能减弱某些毒物(苯四乙铅、三甲酚、磷酸等)对机体的作用。 ❹ 对因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动物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除能自觉改善症状外,还有轻微的降血糖的作用,并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 ❻ 人参对雌鼠的生长,正性氮平衡,蛋白质的合成有某些促进作用。 其提取物能增进大鼠肝脏核糖核酸的合成。 在适当剂量时,对家兔也能增加体重,使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值上升。 ❽ 长期服用小量人参,可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机能亢进;剂量过大,则呈相反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