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铺官科举考试时特设之官。北宋雍熙二年(985)礼部试,为防止诸科举人舞弊,派官员巡察廊下。景德四年(1007),命官员巡试铺。天圣二年(1024),始有巡铺官之名。从此,场屋设巡铺官成常例。礼部试时,由审刑院选差官员充任,掌贡院巡察,指挥京城八厢军卒四周巡廊,检查举人是否夹带书籍、暗中传递或请人代笔等。 巡铺官 巡铺官宋代科举考试时负责考场巡查的官员,以防止举人怀挟、传义等作弊。参见 “巡绰官”条。 ☚ 监门官 巡绰官 ☛ 巡铺官科举考试执事人员。宋雍熙二年(公元983年)诏礼部引试,分差官员在廊下察视,初以检视九经、诸科;至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又派官员巡察四铺。天圣四年(公元1074年)始有巡铺官之名,此后场屋设巡铺官成为定制。礼部试时由审刑院差官充巡铺官,指挥京城八厢军卒四周巡廊,检查应举者是否挟带书籍及私相授受等事。至南宋时权奸当国,巡逻多失效,于是端平年间,侍御史李鸣复请求精选强敏巡按官及八厢人等,谨切巡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