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湿地水文/湿地生物/湿地功能区划/湿地生态功能设计/湿地水资源保护

☚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鉴定标准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 ☛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

为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对湿地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规划。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❶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该区内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自然保护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调整核定保护区面积,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污染物 “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 水源地保护区,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库区周边植被修复与保护,严禁发展有污染的产业,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搞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种植、健康养殖等产业。
❷控制开发区。主要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和备用入海流路。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及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
❸集约开发区。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利用地和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重点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能源设施的建设。
❶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新建工业项目要在园区布局建设,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加快发展,发展一批新型环保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高效能、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化工、电力、建材、轻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构筑生态环保产业链。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化工园区,推动清洁生产,加快传统化工向低排放、可循环、精细化方向转变。
❷推进能源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能源供给。稳步发展石油,加强油田调整挖潜,稳定生产规模,加快油气管网和石油储备设施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商业储备,建设区域石油流通枢纽和交易中心。优化发展电力,建设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生态环保型燃煤电厂,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支持在滩涂和浅海建设风力发电站,积极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和潮汐能,实施农村沼气推广工程和太阳能、地热能应用示范工程。我国已经颁布了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海崇明生态经济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浦阳江生态经济区规划》 等实施方案来促进湿地生态经济的发展。

☚ 湿地生态经济规划   湿地水文 ☛
000020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