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湘阴县图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湘阴县图志即《(光绪)湘阴县志》。 湘阴县图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嵩焘等纂修。郭嵩焘,字伯琛,湖南淮阴人,道光进士,详见《湖南通志》(三百一十六卷)条。《湘阴县图志》光绪六年 (1880)刻本,共三十四卷。分为二十七门。首序、凡例等。分为:卷一至卷五,舆图。卷六,沿革表。卷七,疆域表。卷八,巡幸表、封建表、世爵表。卷九,职官表。卷十,武职官表。卷十一至卷十二,选举表。卷十三至卷十四,人物表。卷十五至卷十六,列女表。卷十七至卷十八,氏族表。卷十九,山志。卷二十,水志。卷二十一,赋役志。卷二十二,水利志。卷二十三,典礼志。卷二十四,学校志。卷二十五,物产志。卷二十六,营造志。卷二十七,团保志。卷二十八,兵事志。卷二十九,灾祥志。卷三十,艺文志。卷三十一,名宦传。卷三十二至卷三十三,人物传。卷三十四,列女传。此志一改前志体例,首以图志命名。其意以天下者,郡县之所积,一邑之内,即一山一水之征,图志皆不容稍忽。其图目有六,首经纬,次总图,次城郭,次古城,次水道,次二十九局地势。靡不纤悉,洵独具卓识,为方志中所仅见。至若分乡以志地,分条以志山,分源流曲折以志水,以表记人物事功,以志记典章文献,尤足令人佩服其考证之翔实,体例谨严。体例虽变而不失于雅。文虽富而不伤于繁。 湘阴县图志 《湘阴县图志》清郭嵩焘撰,34卷,清光绪六年刻本,卷首为裴荫森序,郭嵩焘自序和例言。正文卷一至五为县南四局、县东九局、县北十二局、县西四局分图; 卷六至十八为沿革、疆域、巡幸封建世爵、职官、选举、人物、列女、民族表,卷十九至二十七、二十九至三十为山、水、赋役、水利、典礼、学校、物产、营建、团保和灾祥、艺文志,卷二十八为兵事记,卷三十一至三十四为名宦、人物、列女传。卷未有郭崇焘跋、再跋。此志变更旧志“专详人物、事情,而舆图反在所略”体例、首例图表,拥向为用,以省繁冗。团保、兵事独立成志,反映了时代特色。《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此志“首以图志命名”,绘图“靡不纤悉,沟独具卓识,为方志中所仅见”,且考证详实,论断谨严,体变而雅,事富而不繁。 ☚ 湖南褒忠录初稿 湖南通志 ☛ 湘阴县图志 (光绪) 湘阴县图志34卷,首1卷,末1卷。清郭嵩焘编纂。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更号玉池老人,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 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署广东巡抚、兵部左侍郎,充出使英、法大臣,著有 《养知书屋日记》、《养知书屋诗文集》等。是志上承嘉庆旧志,增补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朝史事,纪事止于光绪七年(1881)。分舆图、沿革表、疆域表、巡幸表、封建表、世爵表、职官表、武职官表、选举表、人物表、列女表、氏族表、山志、水志、赋役志、水利志、典礼志、学校志、物产志、营造志、团保志、兵事志、灾祥志、艺文志、名宦传、人物传、列女传等27门,约60万字。体例别出心裁,以图志命名,卷一至卷五载经纬、总图、城图、沿革图、水道图、二十九局分图等78幅,绘制之精,说明之详尽,数量之多,均为诸方志之最; 舆图各有详细考证注释,以符图经志纬之式。又多以表列沿革等各类事物,检索方便。山水诸志资料丰富,论证严谨。与李元度 《平江县志》、杜贵墀《巴陵县志》并称晚清名志。始修于同治七年(1868),历经十四载,刻凡三次,至光绪七年冬方成书刊行于世。现存湘阴县志局原刻本。 ☚ 湘阴县志 湘阴高明乡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