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天主教概况
明末,天主教曾涉足湖南。后清廷禁教,外国传教士仍潜入传教。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深入湖南内地,分区划界,占地建堂,深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众所愤恨,以致酿成多次教案. 民国时期,传教士得国民党支持,教会有所发展,日军侵华,罗马教廷令神职人员保持“中立”,明目张胆支持日寇侵华战争。在解放战争中,梵蒂冈积极参与反共反人民活动,组织公教进行会,提出圣统制等,欺骗教徒听其摆布。在传教的同时举办医药、教育和慈幼事业,以辅助传教,并籍以募捐。这些社会事业对当时中国文化和科技产生一定的作用,但也为其扩展创造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马教廷多次发出训令,禁止我国神职人员与政府接触,禁止教徒参军参干,指令各教区组织“圣母军”,以与共产党相对抗,煽动教徒“消灭罪恶的统治”,意即反对共产党的领导,极力破坏爱国神职人员和教徒的各项爱国活动。过去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广大教徒群众和神职人员以祖国独立、民族尊严为重,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毅然走上了反帝爱国的正确道路,实现了自选、自圣主教为重要标帜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拨乱反正,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常宗教活动得以恢复。至1995年,全省天主教共开放教堂36处,会所20处,有主教二人、神父18人、修女15人、修士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