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南大公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南大公报 《湖南大公报》解放前湖南著名报纸。创刊于民国4年(1915) 9月1日,几经停刊、复刊。创办人刘人熙、贝允昕、张秋尘、龙兼公、李抱一、张平子等。该报的办报宗旨是; 反对帝制,维护共和; 反对党争,主张报纸中立; 立足湖南,注重实际。该报在“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中,以大量的篇幅揭露张敬尧祸湘罪恶、揭露北洋军阀出卖祖国、镇压爱国学生的罪恶行径。该报于民国9年 (1918) 开始陆续刊登一些有关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较早地在湖南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毛泽东曾在该报发表过20多篇文章。该报是研究湖南和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民国15年 (1926)后,《湖南大公报》开始走向倒退和没落,在该报副刊上发表了一些反对共产主义的文章。民国18年 (1929),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给予特许津贴,于是更加卖力反共。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过宣传抗日的文章。民国34年(1945) 10月,《湖南大公报》复刊后,曾力图振作,因社会经济动荡,终于民国36年(1947)停刊。该报设有调查、研究等栏目。 ☚ 湖南公报 湖南日报 ☛ 湖南大公报 湖南大公报民国时期湖南历史最久的日报。民国四年(1915) 9月1日创刊,初以反对复辟、维护共和为宗旨。社长刘人熙,清末曾任广西道员,赞助辛亥革命,创办船山学社,为湖南著名爱国人士。社务由其婿贝元澂主持,主要编辑有李抱一、龙兼公、张平子等。初期以反袁坚决而著名。民国八一十一年 (1919—1922),同情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采用白话,设置调查、研究等栏目,并聘毛泽东、黄醒等为馆外撰述员,对湖南新文化运动颇有贡献,尤以毛泽东发起的关于赵女士自杀和湖南地方自治的两次讨论影响重大。以后渐趋保守。民国十六年(1927) 3月因反对农民运动被封。民国十八年复刊后,坚决反共。抗战初期发表过一些进步人士的文章。民国三十六年 (1947)底停刊。中间因战争和被封而多次停刊,实际出版约26年。其中民国六一十六年 (1917—1927) 间报纸,为研究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史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影印重版。 ☚ 沅湘日报 湖南日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