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956年国民经济简况
全省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进入高潮。3月,全省私营工商业基本上全部实现公私合营,全省私营手工业的改造面也达到60% 以上,农村也迅速实现高级社化,全省97.84% 的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这年全省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农业虽遭严重旱灾,仍获较好收成; 工业生产有较大增长,规模较大的株洲选煤厂、株洲发电厂、株洲化工厂、衡阳探矿机械厂、湘潭印染厂,鲤鱼江发电厂等重点工程,都在当年开工。全年全省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0.3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工业产值1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 农业产值25.6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