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游离皮肤移植的远期变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游离皮肤移植的远期变化

游离皮肤移植的远期变化

游离皮肤移植——皮片移植,于存活后,其外观、结构、功能等,随时间的推移还将发生一系列的远期变化。
存活后的皮片与受皮创面间,逐渐出现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导致皮片皱缩。其柔韧松动度亦相应减低,发生板结。这一变化,一般自成活后2~3周开始,日益加重。经3~6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后,随纤维结缔组织的成熟软化,皱缩又日趋轻减,渐向平整舒展转化。皮片发生皱缩和板结的轻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皮片的厚薄,受皮部位的组织松动性,创面基底的实韧程度或有无瘢痕组织,植皮部位在肢体的屈侧或伸侧,成活过程中曾有否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成活率的高低,以及个体差异等。如皮片较厚,受皮部位稳定,基底实韧,瘢痕组织切除彻底,在肢体的伸侧,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皮片全部成活良好,且患者无瘢痕素质时,则皱缩的程度轻,反之则较重。皮片皱缩使植皮的疗效降低,故必须注意于皮片成活后,即开始采取对抗皱缩的综合措施:使用弹力牵引架、支具,弹力织物持续压迫;进行理疗按摩,体疗和职业疗法;督促和指导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功能活动锻炼等。这些均属防止或减轻皮片皱缩,促使皮片软化,巩固治疗成效的切实可行方法。
皮片存活后,经半年至1年,随着皮片底层纤维结缔组织的成熟,逐渐形成一薄层疏松的脂肪组织,不仅使皮片愈益松软,弹性恢复,可以推移,甚至可以捏起。且局部组织厚度也相应增加,如皮片移植时较凹于四周皮面,则可见逐渐增厚与周围接近一致。外观和质地均有明显改善。
皮片的肤色于成活后逐渐呈现轻重不等的加深,随皮片皱缩的进展而日益明显,以后又随皮片的软化而渐趋减轻。变化程度与本人原来肤色的深浅以及移植皮肤的厚度和供皮部位等有关,如肤色洁白,质地细腻,且所取皮片较厚,供皮部位与受皮部位邻近,则变色程度较轻,反之则较重。避免早期曝晒阳光,以及采取对抗皮片皱缩的措施,均有助于防止或减轻发生肤色过深的变化。如色素过深已成定局,目前尚缺少行之有效的成熟治疗方法。近年来有试用擦皮疗法治疗皮片移植后的色素加深的报告,还有报告,在植皮前先在预定供皮区,切除表层皮片,愈合后一般皮色都较浅,再自此切取中厚皮片移植,即可预防存活后的色素加深改变。这些方法尚未得到普遍应用,有待进一步实践总结。
皮片如用以代替粘膜,修复口腔、鼻腔、眼窝、阴道等内壁的缺损时,存活后经长期观察,仍保持皮肤的组织结构,不能化生为粘膜。
皮片存活后的初期没有感觉。于1~2个月后,逐渐以散在片块的形式出现痛、触、温度觉。各片块日益扩展,互相融连,终至全面恢复。皮片越厚,受皮区组织越接近正常,含有的神经末梢越丰富,则感觉的恢复越早,也越完全。一般术后3个月以上,可以大致恢复到能起保卫作用的程度。所以在此以前,须注意保护,防止外伤、烫伤或冻伤。在1~2年内,有时有痛觉过敏现象。全面而较完整的感觉恢复常需数年之久。
存活后的中厚或全厚皮片,其所含皮脂腺、汗腺、毛囊等皮肤附件的功能可于数月后逐渐出现。出现的早晚和恢复的程度,视皮片的厚薄而有不同,如全厚皮片早在半年,而中厚皮片则常需1年左右才开始出现,全厚皮片的恢复程度,也优于中厚皮片。表层皮片或薄的中厚皮片本身不含有或少含有此类附件,故排汗或皮脂腺功能根本不出现或恢复很差。在皮脂腺功能未恢复前,皮面粗糙干燥,应经常涂拭油脂,以资润泽,防止发生皲裂。冬季寒冷多风,尤须注意。皮片移植后排汗功能的恢复还随受皮部位而改变,例如腹部皮肤的排汗,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多,但移植至手掌后,亦逐渐具有与手掌皮肤一样受情绪冲动影响而发汗的特点。厚的皮片所包含的毛囊毛根,移植后早期先发生退变,以后逐渐再生,毳毛密度一般生长如前,甚或更为显著。受皮区位于外露部位,不宜有密集毳毛,在选择供皮区和决定皮片厚度时,应有所考虑。幼儿和儿童时期植皮,毳毛、阴毛、腋毛等尚不明显或尚未生长,尤须注意。
皮片如系在幼儿时期移植,存活后能随年龄及身体的增长而成比例的增长。

☚ 游离皮肤移植的成活   有蒂皮肤移植的分类和应用 ☛
000176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