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写与区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写与区别》 《书写与区别》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967年。 它收集了德里达在1959年至1966年间所写的11篇论文,其中的《椭圆》系第一次发表,别的论文大多发表于《批评》、《太凯尔》、《形而上学与道德杂志》上。按德里达本人看法,《书写与区别》是《书写语言学》(Dela Grammatologle)的姐妹篇。如果把后者分为两部分,那么,第一部分可以作为《书写与区别》的导言。正是这两部著作确立了德里达在当代法国哲学界的地位。 甚至有人说,《书写与区别》是“当代法国思想的里程碑”。 在该书前半部分里,德里达通过讨论笛卡尔、福柯、雅伯(E,Jabés)、勒维纳等人的思想,提出了他自己特有的拆解理论(deconstruction)。 德里达认为,那些貌似非传统的思想实质上也常有传统的性质,我们并不能站在传统之外思考传统和超越传统。结构主义者专注于历史的断裂,其实他们在使用语言学模式时也在不断地重复形而上学概念。 过去,人们都囿于“逻各斯中心论”和“语音中心论”并由此制造了语言和言语,能指与所指、共时与历时的对立,德里达力图消融这种对立。为此,他提出了新的结构理论:本文理论、写作理论和阅读理论。德里达指出,“结构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性”,本文则不过是由一组组轨迹构成的变化著的网络,写作就是制造无限开放的轨迹,阅读则是进行本文的再创作和意义的重新占有。 在该书后半部分里,德里达通过分析阿尔托(Artaud)、弗洛伊德、巴达耶(Bataille)、黑格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著作,揭示了形而上学思维为什么会排除以及如何排除“书写”概念。 在德里达看来,书写内在于言语,并且是言语的前提,它不是表达作者的意图,而是等待新意义的充实,它留下了作者的踪迹,从而使作者与自己疏远了。正因如此,读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以便使僵死的文字“变得活跃起来”。德里达的这些观点强调了本文的生成过程,因而是对结构主义的修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