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游戏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文艺产生于游戏的一种文艺起源学说。首创者为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了艺术是一种“自然的游戏”。认为艺术是“天才的产物”,天才的心灵能力是想象力和理解力。艺术是在这自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中和游戏一样,能产生快感。他称诗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 称音乐、美术为“感觉游戏的艺术”。其后,〔德〕席勒和 〔英〕斯宾塞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发挥。在《审美教育书简》 中,席勒提出“人是有生命力的余裕的,总是凭了这个力,寻求那更其完全的调和的自由的天地”,这个天地,便是游戏,而“艺术者,即从这游戏冲动而发生”。斯宾塞在《心理学》中重复了这个观点,说“无论是人、是动物,精力一有剩余,就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将这些发泄到外面去”,于是“游戏遂起”,游戏和想象力的结合就产生“审美游戏”,文学艺术就是这种审美游戏。他们都把精力剩余当作游戏的动因,把游戏当作文艺的起源。 ☚ 感物说 理式说 ☛ 游戏说 游戏说youxishuo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18世纪提出的一种有关艺术本源的美学理论,后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进一步发展。 ☚ 距离说 寓教于乐 ☛ 游戏说审美本质和艺术起源的学说之一。认为审美欣赏活动是类似艺术活动的一种游戏,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愉悦。较早见于康德和席勒的思想中。康德认为艺术创作是想象力与理解力的自由和谐运动,是一种自由游戏。席勒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审美即游戏。后来斯宾塞则从生物学意义上解释游戏。 游戏说见“美学”中的“游戏说”。 游戏说 游戏说游戏,是康德和席勒在研究审美活动中使用的一个术语,与“自由活动”同义,而与“强迫”对立。他们在研究审美活动时,把自由活动看作是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的精髓。同时又把自由的审美活动、艺术创造同生产劳动联系在一起看。席勒认为,人有两种相反的要求,一是要求人自身的一切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现实的东西,一是要求外在的东西具有形式。推动人的这两个要求的是两种冲动:“感情冲动”、“形式冲动”,前者产生于人的肉体的感情本质,后者产生于人的理性本质。这两种冲动和要求都没有真正的自由,前者受情感的强制,后者受理性的强制。人为了从强制中解脱,达到人性的自由,产生了第三种冲动,即“游戏的冲动”。游戏的特点是自由的活动,在游戏中,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达到和谐的统一。而完满的人性就在游戏中得以实现。从历史的观点考察,游戏,即审美活动源于人在满足本能需要后的精力的剩余,当这种剩余仅仅表现为身体器官的自由活动时,还只是物质的游戏,一旦当人的想象力企图借助游戏创造出自由的形式,并从中见出自身的创造智慧、活动自由的心灵和充满爱抚的手的灵巧时,这种想象力的游戏就成了审美的游戏,真正的艺术才得以产生。 ☚ 审美教育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