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马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司马迁 【生卒】:公元前145—前86 【介绍】: 中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著《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记传体通史。 哲学上推崇道家思想,反对天命和善恶祸福报应说,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对“利”的追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对于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司马迁常从进化观点进行考察,反对不考察历史实际,而蔽于偏见的思想;发挥《管子》的道德观点,试图以经济生活来说明社会道德,认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同上)还指出有两种道德,一种是有财富有权势的人的道德,它是以权力的窃取和财富的掠夺为标准;另一种是被压迫者的道德,它是以平等的报施和患难的恤救为标准,为道德打上了阶级对抗的烙印。司马迁的这些思想,包含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但其主导仍是唯心主义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