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游戏的同化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游戏的同化说 游戏的同化说youxi de tonghua shuo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组成部分。皮亚杰认为,游戏本身并不能跻身于其他活动之中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它只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他提出游戏的实质在于同化超过了顺应。同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接纳和整合,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原有的结构中去。用于解释人的行为,就是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例如,当孩子学会了抓握这一动作之后,他就试着去抓手边的每一件东西,即把它们纳入抓握图式中。顺应,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自身发生变化。例如,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种种变化。在心理角度上,则是使主体改变自己的原有的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孩子要想拿到一块积木,必须先移开一个娃娃。这种现实要求他改变自己原有的抓握动作图式,否则他就拿不到积木。个体正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协同活动来适应环境的。也就是说,在与客体交往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同化或整合客体,而且也应当根据客体的特点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图式,顺应外在的变化。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平衡,就是适应或智力活动的特征。但是在儿童早期,由于认知结构的发展不成熟,所以往往不能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顺应作用大于同化, 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 (人或物)的动作;另一种是同化作用大于顺应,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征, 而只是为了自我的需要与愿望去活动,去改变现实。前一种情况是模仿的特征,后一种现象是游戏的特征。如,幼儿在玩“过家家”游戏中,用沙子当米饭,树叶当菜。幼儿改变了沙子和树叶的客观现实的特征, 根据游戏情景的需要和幼儿自身的愿望去活动,这就是幼儿游戏的实质,同化超过了顺应。 ☚ 游戏的练习说 游戏的放松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