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阴
❶ 经穴名(Zhiyin BL 67)。 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膀胱经井穴。出《灵枢·本输》。 本穴正当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旁约1分处,为足太阳经之末穴而交足少阴经,阳尽阴至故名。 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1分处。 穴下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主治头痛、目痛、鼻痛、鼻衄、胎位不正、滞产、胞衣不下。 《类经图翼》:“主治风寒头重鼻塞,目痛生翳……。”《医宗金鉴》:“妇人横产,子手先出。”浅刺0.1寸许出血;斜刺向上,进针0.1~0.2寸。灸3~5壮或10~30分钟;孕妇禁针。 ❷ 至,到达。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称脾为至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七气。” ❸ 至,极的意思。 肾主水,藏精,为人身阴精之原,故又称肾为至阴。 《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嗌水也。” ❹ 农历六月为至阴。 《素问·痹论》:“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 ❺ 指地。《素问·方盛衰论》:“至阴虚,天气绝。”马莳注:“地位于下,为至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