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游击将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游击将军

官职名。❶汉代统兵专征的武官。职权甚重。后代亦有此官员。唐宋时又成为武官的官阶。
❷明代在边区守军中,掌驻在地的防守应援的武职官员。在参将之下。

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

(从五),昭武校尉 (正六上),昭武副尉 (正六),振威校尉 (从六上),振威副尉 (从六),致果校尉 (正七上),致果副尉 (正七),翊麾校尉 (从七上),翊麾副尉 (从七),宣节校尉 (正八上),宣节副尉 (正八),御武校尉 (从八上),御武副尉 (从八),仁勇校尉 (正九上),仁勇副尉 (正九),陪戎校尉 (从九上),陪戎副尉 (从九)。”

☚ 宋代武散官制   宋代检校官制 ☛

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

军官名。《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 “游击将军韩说将步兵3万人出原。”《旧唐书·职官志一》: “从第五品上阶: ……游击将军(武散官)。”

☚ 游徼   游牧察哈尔驻防都统 ☛
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

官名。汉代始设游击将军,统兵征战,职权颇重。其后历朝沿置,成为散武官。西晋为中央宿卫军的重要将领之一。司马炎代魏后,将亲军骁骑营扩编为骁骑、游击两军。游击军长官称为游击将军,与骁骑将军因为中央宿卫军重要将领。明代于沿边守军中设游击将军、掌驻地防守应援,职掌与晋代相异。

☚ 骁骑将军   左右前后四军 ☛

游击将军

❶汉代统兵专征的武官,职权甚重。唐宋时成为武官的官阶。
❷明代边区守军中,掌驻地区防守应援的武职官员,在参将之下。

游击将军yóu jī jiāng jūn

官名。1、汉置游击将军。为杂号将军。统兵专征,后代也有沿置。西汉高祖以陈豨任之,东汉邓隆任之。 2、唐宋时武官官阶,唐代武散官从五品下为游击将军。 3、明代边区守军有游击将军,分掌驻地的防守应援。见《新唐书·百官一·兵部》、《明史·职官五·京营》。

游击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杂号将军,统兵出征。三国魏置为禁军将领,统领营兵,掌宫廷宿卫,隶中领军(领军将军),四品。晋、南朝宋沿置,四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改称游骑将军,同时另置左、右游击将军,位视太子左、右卫率,十一班。陈沿置,四品,秩中二千石。北魏四品上。北齐隶于左右卫府,员五人,四品上。唐朝置为从五品武散官。

游击将军

(1)武官名。汉始置,掌征伐。武帝时以韩说为之,东汉时邓隆亦曾任此职。三国沿置,秩正四品。晋哀帝时改左军将军为游击将军,掌宿卫营兵,秩四品。南朝沿置,宋秩四品,梁分置左右游击将军,秩第十一班,陈为四品。北魏、北齐亦置游击将军,秩均为正四品上。(2)武散官名。唐制秩从五品上,须到兵部番上;宋制秩从五品。

游击将军

武散官名。西汉武帝时始置。唐以为武散官。北宋前期为武散官二十九阶之第十三阶。从五品下。使相、节度使武官散官阶至冠军大将军,如遇丁忧起复,改授游击将军。有职事吏人服色借绯者,如遇赦许加游击将军一次(《汉书·苏建传》,《旧唐书·职官志》1,《宋史·职官志》9《武散官》、10《叙阶法》,《长编》卷217乙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