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温清饮即温清散,见该条。 温清饮 《万病回春》卷六【组方药物】 当归 白芍 熟地黄 川芎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4.5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锉1剂,水煎,空腹时温服。 【适应病证】 妇人行经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 【临床验证】 1.糖尿病:治疗血燥热炽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认为此方清热、解毒、活血,故对热毒蕴于血分之证有治疗作用。附验案2则(《辽宁中医杂志》1987,1:18)。2.复发性口疮:以本方煎剂或胶囊剂治疗46例。结果:有效35例,无效11例。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剂加强的松组(《中医药信息》1986,4:12)。3.皮肌炎:报告1例妇女,患皮肌炎4年,经西医药治疗未效,用本方治半年后基本治愈。又报告以本方加环磷酰胺治疗小儿皮肌炎2例,结果均愈,随访未见复发(《汉方の临床》1970,17:229。《中华儿科杂志》1988,1:51)。 【实验研究】 1.免疫调节: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优于西药免疫制剂,且无副作用(《中医药信息》1987,3:10)。用本方200毫克/公斤对小鼠的局部移植物抗宿主反映,均有抑制作用。提示此方抑制了迟发型变态反映T细胞和杀伤T细胞,这可能就是此方抑Ⅳ型变态反应的根据(《国外医药,中医中药分册》1986,6:44)。2.抗溃疡作用:对小鼠固定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本方煎剂为51.8%~65.9%(P<0.05),胶囊剂为46.3%~52.3%(P<0.05),有显著差异。(《中医药信息》1986,4 : 12)。3.抗炎作用:用小鼠二甲苯涂耳法,观察肿胀抑制率,本方煎剂为40.4%~41.3%(P<0.01),胶囊剂为42.7%~45.7%(P<0.01)有显著差异。4.解热作用:能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给药30分钟后,降低1.6±0.8℃~2.3±0.7℃(P<0.05),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5.镇静作用:能加强低剂量异戊巴比妥纳的催眠作用,对照组入睡率为20%,给药组为100%。睡眠持续时间2~3小时。此外,实验还表明,本方能明显抑制血浆凝固,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中医药信息》1986,4:12)。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解毒四物汤”《中成药与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