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渡青草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渡青草湖》

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回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这是一首描述、刻画风景的诗。青草湖在湖南省岳阳县西南,接湘阴县界。清《一统志》谓“青草湖亦名巴丘湖,为湘水所汇,洞庭之南涘也。《荆州记》: ‘湖南有青草山因名。’ 《岳阳风土记》:‘青草湖春冬小涸,皆青草也。 ’《方舆纪要》引祝穆曰: ‘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汨罗,自昔与洞庭并称。’”

这首诗笔力雄浑,想象丰富,引典以绘景,发挥了作者“博涉史传”的特长。诗从洞庭湖春水浩渺、平湖行舟入题,联想到湖水从沅、湘两江而来,引出“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之句:沅水流经桃源县,桃源县有陶渊明《桃花源诗》所描述的桃花源,所以沅江水带着桃花的颜色注入洞庭湖; 《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篇中皆有杜若之香为比拟,因而湘江水是带着杜若香气流进洞庭湖的:表现了诗人甚为浪漫的想象力。接着,诗人又想象这洞庭湖之南涘青草湖是同江苏之茅山、长江之巫峡相连,茅山有茅氏兄弟得道成仙的华阳洞,巫峡更有巫山神女的传说,诗人便以雄浑之气魄写出了“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两句,同时铺垫了下二句所述:“带天澄回碧,映日动浮光”的神奇景象。最后四句是写湖面之广阔: “行舟逗远树”,是说本来飞速航行的船,远远看去,却象静止在树边, “逗”即是“止”; “度鸟息危樯”,其意是,想飞越洞庭湖的鸟,也只能落在帆樯上歇息片刻后再飞,否则是飞不过此湖的;那滔滔湖水宽广不可测,“一苇讵能航?”即形容其广阔得一般小舟是不可能渡越此湖的。

阴铿与梁人何逊并称为“阴何”,都善写新体诗。特别是阴铿的新体诗,已接近唐人律诗,在斟酌音韵词句上用过苦功。所以后来杜甫在《解闷》一诗中自述作诗甘苦时又有“颇学阴何苦用心”之句。在这首诗里的前十句,已不难看出后来唐人律诗所要求的“对仗”,由字音的平仄声和字义的虚实所构成的对偶语句连连出现。


古诗名篇《渡青草湖》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地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释】
 ①杜若:香草名。《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篇有“采芳洲兮杜若”“搴汀洲兮杜若”等句。本篇此句可能由《楚辞》联想。
 ②茅山:即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这两句想像湖与茅山巫峡相连。巫峡也有巫山神女的传说。
 ③逗:停止。度鸟:渡湖的鸟。
 ④讵:犹岂。《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就是“航”。末二句是说此湖不是小舟可渡。
 
 
 【译】
 
 洞庭、青草两湖在春时涨满,
 连成一片,
 琉璃般的水面,
 张开了点点风帆。
 沅水呵,
 贯通湖面,
 其色被桃花渲染;
 湘水呵,
 贯通湖面,
 其味带着杜若的香甜。
 洞庭水呵,
 近处襟带着茅山,
 远处与巫峡相连。
 澄澈的湖水,
 衔接着天空的碧蓝,
 更有金黄色的霞光,
 辉映着浮动的水面。
 行舟与远树若近若远,
 飞鸟歇息在湖中的船帆。
 滔滔的洞庭水呵,
 无际无边,
 谁说一叶小舟,
 就能驶过洞庭的浩瀚?
 
 
 【评】
 此诗写游赏洞庭湖的景物及愉悦的心情。洞庭、青草是湖南岳阳县的两个大湖,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五湖中的两湖。这两湖湖面相通,水涨时便连为一体,所以前人将两湖总称为“洞庭湖”。沅水,即沅江,入洞庭湖,桃源县在它的左岸。诗中的“桃花色”三字可能由陶渊明《桃花源诗》联想。“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两联尤为精彩,置入唐人集中已然不可辨认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