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袄军抗金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袄军抗金起义 红袄军抗金起义南宋山东大规模的农民抗金起义。嘉定七年(1214年),金帝宣宗在北面受到蒙古的军事威胁,由中都(今北京)迁都到汴京(今开封)后,领土也常被削割,为维持其统治,便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于是,山东、河北等地人民纷纷起义反抗。其中较大的起义军有益都的杨安儿、潍州(今淮坊市)的李全、沂蒙山一带的刘二祖、河北的固之儿等。由于起义军首领多穿红袄,故人称“红袄军”。嘉定七年夏,杨安儿在益都聚众起义抗金,接着率师向东攻取莱州,登州(今蓬莱)等地,并建立反金政权,建元天顺,拥兵十万,声势浩大。于此同时,其他各路起义军相继起事。郭方之在密州(今诸城)起义,并进攻沂(今临沂市)、海(今江苏东海)二州;李全攻临朐并扼移陵关;棘七聚众四万占据辛河;史泼立拥众二十万,占据宁海州(今牟平)。金廷派大军进山东镇压。义军陈汝贤所部十万被击败于昌邑县东,棘七败于章河,史泼立在莱州东被击溃。金兵又用曹全诈降为计攻取登州,义军首领陈汝贤战死,杨安儿后来乘船入海也被杀害,其统率的义军由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率领。刘二祖以沂蒙山为根据地,进攻淄(今淄川)、沂二州。嘉定八年,义军根据地大沫堌被金兵攻破,死数千人,刘二祖受伤被俘遇害,其部下彭义斌率部投归李全统领。郝定自率一军,继续坚持抗金斗争。后来,李全与杨妙真率部在磨旗山(今莒南县南部马鬐山)会合,二人结为夫妇,合并成一支强大的抗金义军,于嘉定十一年归宋。 ☚ 纪效新书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