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yú yè zī yuánресýрсы р бы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ces见“水产资源”。 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广西南临北部湾。北部湾地处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生长,是重要的热带渔场。北部湾海域鱼类资源共达500余种,其中有重要价值的经济鱼类30多种,北部湾海域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6万多公顷,发展海洋渔业潜力很大。广西淡水鱼类已查明有200多种。其中以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主要经济鱼类有鲢、鲤、鲮、鲫等40多种。其中巴马穗唇鲃、岩鲮是广西名贵的淡水鱼类,在武鸣岩洞发现的无眼平鳅是世界上稀有品种。广西有条件在城市郊区及县城周围发展商品鱼基地。发展池塘、水库、稻田和家庭养鱼,并抓好江河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和增殖,开发水产业。 ☚ 畜牧品种及生产基地 工业生产力布局 ☛ 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我国辽阔的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因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的特点,形成了我国较为丰富的包括冷水性、湿水性和暖水性不同种群组成的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我国海洋生物有2000多种,其中鱼类有1500多种,经济较大的渔业资源有150多种。渤海及黄海北部具有冷温性种类; 黄海中、南部和相邻的东海区为温暖性种类; 南海鱼类以暖性种类为主。各海区中软体动物和藻类也较丰富。各海区的主要特产: 渤海区为对虾、海参、鲍、扇贝; 黄海区为对虾、海参、鲍、扇贝、真鲷、小黄鱼; 东海区为大黄鱼、带鱼、墨鱼、枪乌贼、文昌鱼、海马; 南海区为梅花参、珍珠、鲍、海龟、海马、龙虾、儒艮、金枪鱼、红鳍笛鲷等。 浅海滩涂渔业资源。栖息在我国低潮线下10米以内的沿海水域和潮间带的渔业资源,总数超过2000种 (包括浮游生物350多种,底栖生物2250多种),重要的渔业资源有200多种。分海区看: 渤海滩平水浅,贝类资源比较丰富; 黄海沿岸北部岩礁多、海岸曲折,海底坡度小,贝、藻类资源丰富,黄海南部主要有苏北平原,滩涂生物资源以文蛤为主,各河口区鲻、梭鱼幼鱼和蟹苗资源也较丰富; 东海沿岸多山,海岸曲折,底质多为岩礁和砂砾,因此坛紫菜、厚壳贻贝、杂色蛤资源较多,河口附近有泥蚶、缢蛏、文蛤、牡蛎等; 南海北部河口有泥蚶、缢蛏、文蛤、牡蛎等; 南海北部河口附近底部为沙或泥沙,此外多为砂砾、岩礁或珊瑚礁,盛产各种贝类、鲍、石花菜、遮目鱼、对虾等。 内陆渔业资源。我国淡水鱼类有700多种,常见的有200多种,作为养殖或捕捞对象的有20多种,其中青、草、鲢、鳙为我国四大家鱼。长江的鲥鱼、银鱼、团头鲂,黄河的鲤鱼,黑龙江的鲑鱼,青海湖的裸鲤等是分布面广的名贵种类。虾、蚌、螺、蚬、河蟹、甲鱼等资源分布遍及全国。长江中的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等为著名珍稀动物。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的新的养殖品种也日益增多。 中国幅员辽阔,水系发育丰富,江河湖沼遍布,部分地区还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气候条件有利,气候类型多样复杂,适合不同温度要求、不同水质要求、不同气候条件要求的各种鱼类生长。土壤类型繁多,适合多种类型植被的生长,广布的肥沃土壤决定了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的大面积丰产,为淡水鱼类等水产品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以鱼类为主的淡水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从热带到寒温带、从平原到高山的淡水产品种类基本上齐全。我国是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不同种类的鱼类的养殖都有着较丰富的经验。 因此,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条件不但具备而且十分优越。 我国现有淡水面积2.5亿亩,可供养殖的有7500万亩。其中,可供养鱼的池塘1600多亩,可供发展商品鱼养殖基地的水面有400万亩,湖沼水库河沟可供养殖的水面积5000万亩,此外还有统计困难而广布的稻田套养的水面积。这些是以鱼类为主的淡水养殖业的基本条件。 我国淡水产品繁多,全国共有淡水鱼种类7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超过100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鲤、鳊、鲫等,还有不少鱼种闻名于世,如黄河鲤、富春江的鲥、黑龙江的大马哈、广东团鲤等。盛产水生植物的水域,如菱角、藕、芦苇、菖蒲等,还有一些古老而珍稀的水生动物和中华鲟、白鳍豚等。淡水养鱼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广大农村尤其是江南水乡几乎家家都养鱼,积累了较丰富的养殖经验。近年来,在科学养鱼方面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培育出许多生产快产量高人工杂交的新品种,如荷元鲤、红镜鲤、丰鲤、黑元鲤等。还引进了一些新品种,如非洲鲫、虹鳟、罗化召虾、珍珠蚌等。涌现出了大批的先进高产典型,如江苏无锡河埒乡池塘养鱼产2000斤,新安江水库网箱养鱼每亩高达万斤等。池塘养鱼亩产千斤的也比较普遍。 我国淡水养殖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潜力还很大,还须进一步开发利用淡水水产资源,提高和改进养殖技术和生产方式,加强科研工作等。 ☚ 动物资源 畜禽资源 ☛ 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 (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 种类和数量的总称。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从事捕鱼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在许多国家,鱼类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2/3的世界人口提供了40%的蛋白质。在亚洲,有近10亿人依靠鱼类和海洋食物作为他们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在我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渔业资源在食物安全、渔民就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渔业资源是发展水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渔业资源状况不仅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而且还随着栖息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状况而变动。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日益进步,使渔业资源的开发种类也在不断扩大。 ☚ 渔业资源与环境 渔业资源调查 ☛ 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