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高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高宗1711—1799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代皇帝。满族。1735—1795年在位。年号乾隆。世宗第四子。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十一年两次用兵准噶尔部, 二十三年彻底平定延续康、雍、乾三朝的准噶尔上层叛乱,维护国家主权,巩固西北边防。同年又派兵镇压布那敦(大和卓木)和霍集占(小和卓木)的叛乱, 加强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开博学宏词科,收罗大批人才, 完成《明史》和 “清三通”: 《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等书籍的编纂。乾隆五十八年(1793)严词拒绝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 打击英国殖民者的侵略气焰。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 于四十七年编成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统治期间,屡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对清朝不满的文人。多次颁布禁书令, 先后销毁对清朝不利的书籍达24次, 以加强思想统治。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在位期间, 到处巡游, 挥霍无度。1796年(即嘉庆元年)初禅位给皇太子(即仁宗颙琰),自称太上皇帝,仍主持要政。谥纯。

清高宗

清高宗

即弘历,见该条。

清高宗

清高宗1711—1799

即弘历,满族。姓爱新觉罗。世宗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康熙五十年 (1711) 八月生于雍邸。雍正元年 (1723)被秘密立为储君。十一年敕封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先皇崩逝,启缄封秘密立储之遗诏继位,时年二十五岁。改元乾隆,故史称乾隆皇帝,是一位颇有政治抱负,也颇有作为的君主。乾隆处处以乃祖康熙为榜样,大半生勤于政务,召见大臣,披阅奏章,事必躬亲。君临之初即说: “朕主于宽,而诸王大臣严明振作以辅朕之宽。” 决心要把乃父的严政改为宽政。实行中,纠正了前代出现的偏差,如某些对案件的过重处理。继续推行摊丁入地、耗羡归公和实行养廉银制度、改土归流等等。采取措施,继续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振兴文化。缓和内部的紧张关系,减轻民间负担,“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 解除八旗壮丁的奴仆身份,准其出旗为民; 解除矿禁,准民开采。经济更加繁荣,农田垦殖于三十一年 (1766) 达到七百四十一万余顷,岁入国赋达到银四千八百五十八万两,人口增加到两亿五百五十九万; 同时,手工业发达的行业增多,商业资本更加雄厚,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康雍乾盛世达到高峰。同时注意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的开拓与经营,二十年至二十二年先后平定了准葛尔部达瓦齐汗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控制天山北路; 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平定了回部布那敦、霍集占 (大、小和卓木) 的叛乱,控制天山南路; 三十五年蒙古土尔扈特部脱离沙俄,跋涉万里回归祖国,妥善地安置在伊犁; 十二年、三十一年,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两度发动叛乱,都被平定,四十一年后实行改土归流; 十五年平定藏王朱墨尔特叛乱,五十七年击退廓尔喀入侵,提高驻藏大臣职权,两大活佛转世灵童实行金瓶掣签制。这一系列活动,奠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重视发展文化,两度举行博学鸿词科取士,开馆修书,完成了 《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四库全书》 等书的编纂。修书中消极的一面是寓禁于征,借机屡兴文字狱,箝制了思想的发展。高宗在位六十年 (1736—1795),后期暮气渐重,自夸 “十全武功”,喜欢奉承,经常巡游,大事铺张奢侈,任用和珅为相二十多年,吏治腐败,社会弊病丛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六十年禅位给第十五子颙琰,自称太上皇帝,名义去位,实则仍掌朝政。嘉庆四年 (1799) 正元崩逝,时年八十九岁。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于裕陵(今河北遵化)。有三十六个后妃,皇后富察氏、乌喇纳拉氏、汉族妃子魏佳氏 (嘉庆帝生母)、出身维吾尔族的容妃(也称香妃) 是较著名者。有子十七人,其中五人无传。有女十人,其中七人长成。

☚ 清世宗   清仁宗 ☛

清高宗1711—1799

清代皇帝(1735—1796)。弘历,世宗第四子。年号乾隆。统治期间,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加强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控制、管理。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籍的编纂。但屡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又到处巡游,六次下江南,挥霍浪费。后宠信和坤20年,助长官吏贪污之风,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激烈,阶级矛盾激化。

清高宗

清高宗1711—1799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代皇帝,年号乾隆。1735年即位。一生多次平定叛乱。从乾隆二十年(1755)至二十四年(1759)相继平定了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和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发动的叛乱,在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分别设立了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二十七年(1762)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天山南北麓的统辖,十三年(1748)和四十一年(1776),先后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并改设流官。五十七年(1792),派大将军福康安率兵万余,入藏征讨尼泊尔廓尔喀侵略军获胜,次年颁令《钦定西藏章程》,明确规定由驻藏大臣督办西藏政务,其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密切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对西藏提出侵略性要求,乾隆予以严辞拒绝,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重视修史纂书,将康熙时开设的博学鸿儒科改为博学宏词科,录用文人学士编纂了《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籍。三十八年(1773),开四库全书馆,10年后编订《四库全书》79016卷,收录3470种书,保存了珍贵的古籍,但借此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抽毁、窜改。焚烧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使文化遗产遭到损失。屡兴文字狱,对文人从思想政治上加强控制。生活奢侈无度,频繁南巡北狩,挥金如土,加之连年用兵,国家财力日绌。晚年吏治更加腐败,八旗军军纪废弛,战斗力锐减,土地日益集中,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起义蜂起。1796年退位,皇太子颙琰(嘉庆帝) 即位。自称太上皇,仍主朝政,嘉庆四年(1799)死。

☚ 军机处   地丁合一 ☛

清高宗

即“弘历”(643页)。

清高宗

见 弘历

清高宗1711—1799

即爱新觉罗·弘历。满族。清世宗第四子。清朝皇帝。1735—1795年在位,年号乾隆。雍正十一年(1733),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励精图治。统治前期,清王朝达到极盛。先后用兵平定西藏珠尔墨特那木札勒、准噶尔部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回部大小和卓木、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抗击廓尔喀对西藏的侵犯,维护国家的统一。二十七年(1762),设伊犁将军,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三十五年(1770),安置不堪受沙俄压迫回归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五十八年(1793),改革西藏行政体制,颁布《钦宁西藏章程》,提高驻藏大臣权力,加强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多次蠲免正赋杂税,奖励垦荒,兴办屯田,开发边疆,使耕地面积和人口有了显著增加,开放矿禁,鼓励商办,手工业、商业获得较快发展;镇压山东王伦、台湾林爽文等农民起义军,维护封建统治;开博学鸿词科,吸收和招揽知识分子;主持编纂《明史》、《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又开四库全书馆编成《四库全书》,借机销毁、窜改不利于清朝的书籍。颁布禁书令,大兴文字狱,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统治。晚年自称“十全老人”,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实际上,由于连年用兵,军饷、宗禄、河工经费耗巨;他生活奢糜,南巡北狩,浪费无度;又听任和珅专权,官吏贪污,政治日益腐败。到乾隆后期,国库积蓄日渐枯竭,清朝由极盛开始走向衰落。嘉庆元年(1796),禅位给皇太子颙琰(仁宗),自称太上皇。四年(1799),病死。葬裕陵,谥号纯皇帝,庙号高宗。 (参考图578-5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