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酱肉
清朝宫廷菜。系乾隆时江南名厨陈东官在金华火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它既保留了金华火腿原有的特点,又根据乾隆帝的饮食习惯,改变金华火腿口味过咸的特点。其制作原料有: 猪肉4斤,酱油2斤,以及白糖、茴香、甘草和五香粉少许,硝石适量。制法为: 将坛子洗净,放入酱油、白糖、茴香、五香粉、甘草和硝石,用水将肉洗净,放在净布上包起来,挤尽肉的水分,放入盛有调料的坛子内,将坛口封严,移到阴暗处密渍4天。笼屉内放入一个大盘,把坛内的肉放入大盘内,用大火蒸1小时。将肉出笼,晾凉后用刀切成厚3毫米、长6厘米、宽3厘米的薄片,码在盘内即可供膳。清亡后,此菜成为北京的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