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热泻脾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热泻脾散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炒栀子、煅石膏、姜黄连、生地黄、黄芩、赤茯苓、灯心草。水煎服。治小儿鹅口,白屑生满口舌。

清热泻脾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组方药物】 山栀(炒) 石膏(煅) 黄连(姜炒) 生地 黄芩 赤苓
【制剂用法】 上药6味,灯心为引,水煎服。
【主要功效】 清脾泄热。
【适应病证】 小儿心脾蕴热,致患鹅口,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者。

清热泻脾散

清热泻脾散

本方见于《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由《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普济本事方》火府丹等加减而成。方由山栀(炒)、石膏(煅)、黄连(姜炒)、生地、黄芩、赤苓组成。引用灯心,水煎服。功能清心热,泻脾火。主治小儿心脾蕴热,患鹅口疮,口舌生满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叫扰啼哭,舌尖红赤,大便干结,小便短黄,指纹紫滞;初生儿秽热郁积,生后不乳。本方所治证属小儿心脾蕴热所致。治宜清心热,泻脾火。方中黄芩配黄连,清心经之蕴热;生地配黄芩、赤苓、灯心,是取法火府丹,凉心血,清心火,利小便;栀子配石膏,为泻黄散中主药,泻脾胃之火邪。配合成方,共奏清心热,泻脾火的功效。原书于应用本方的同时,并配合外搽保命散(枯矾、朱砂各二钱五分,水飞马牙消五钱,研末调涂舌与口角上),内外并治,奏效更速。现临床上对口腔炎、舌炎、牙龈炎等属于心脾蕴热所致者,亦用本方加减治疗。
泻脾升麻散(《太平圣惠方》卷五) 川升麻一两,羚羊角一两,茯神一两,黄连(去须)一两,柴胡(去苗)一两半,黄芩三分,麦门冬(去心)一两,大青三分,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细锉和匀,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功能泻脾火,解热毒。主治脾脏实热,口内生疮,食少心烦。
黄连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 黄连三两(一作三分,去须),大青三分,川升麻三分,桑根白皮半两(锉),甘草半两(炒微赤,锉)。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若与奶母服,即加栀子、黄芩各半两。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功能泻心火,解热毒。主治小儿心经有热,口内生疮,心热烦闷。
升麻散(《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一) 升麻、玄参、川芎、生地黄(洗晒)、麦门冬(去心)各半两,大黄、黄连(净)、黄芩、甘草(焙)各三钱。锉碎,每服三钱,姜、枣煎,食后服。功能清心脾热。主治心脾有热,口舌破裂生疮。

☚ 泻黄散   火郁汤 ☛
000040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