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福建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鼓楼区)/福清市(玉屏街道)/长乐市(吴航街道)/闽侯县(甘蔗街道)/连江县(凤城街道)/罗源县(凤山街道)/闽清县(梅城镇)/永泰县(樟城镇)/平潭县(潭城镇)/厦门市(思明区)/泉州市(丰泽区)/石狮市(湖滨街道)/晋江市(罗山街道)/南安市(溪美街道)/安溪县(凤城镇)/惠安县(螺城镇)/永春县(桃城镇)/德化县(浔中镇)/金门县(金门镇)/漳州市(芗城区)/龙海市(石码街道)/云霄县(云陵镇)/漳浦县(绥安镇)/诏安县(南诏镇)/长泰县(武安镇)/东山县(西埔镇)/南靖县(山城镇)/平和县(小溪镇)/华安县(华丰镇)/莆田市(城厢区)/仙游县(鲤城街道)/三明市(梅列区)/永安市(燕西街道)/明溪县(雪峰镇)/清流县(龙津镇)/宁化县(翠江镇)/大田县(均溪镇)/沙县(凤岗街道)/尤溪县(城关镇)/将乐县(古镛镇)/泰宁县(杉城镇)/建宁县(濉城镇)/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菁城街道)/长汀县(汀州镇)/永定县(凤城镇)/上杭县(临江镇)/武平县(平川镇)/连城县(莲峰镇)/南平市(延平区)/邵武市(昭阳街道)/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建阳市(潭城街道)/建瓯市(瓯宁街道)/顺昌县(双溪街道)/浦城县(南浦街道)/光泽县(杭川镇)/松溪县(松源街道)/政和县(熊山街道)/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城北街道)/福鼎市(桐山街道)/寿宁县(鳌阳镇)/霞浦县(松城街道)/柘荣县(双城镇)/屏南县(古峰镇)/古田县(城东街道)/周宁县(狮城镇)

☚ 绩溪县(华阳镇)   福建省(福州市) ☛

福建省Fujiansheng

中国东南沿海省份。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宁德、南平和龙岩9个地级市、14个县级市、46个县。总面积12.3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471万(2000)(不含金门、马祖等岛屿)。省会福州市。厦门市是经济特区。西北大山带属武夷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武夷山脉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闽中大山带属戴云山,海拔在1200米以上,戴云山的最高峰达1856米。东南部为低丘、平原带。全省有大小岛屿1404个,其中东山岛和厦门岛已筑成海堤与大陆相连而成的半岛。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等12条。有武夷山、梅花山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❶体育组织。1953年成立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2000年改为福建省体育局。下辖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体育运动学校、福建省体育工作大队、福建游泳运动中心、福建省射击运动中心、福建省体育中心、福建省体育广告公司、福建省体育旅行社、福建省摩托学校、福建体育学院等。福建省体育总会下辖17个单项运动协会、15个行业协会。另有农民体育协会,老人、伤残人体育协会,门球、信鸽、钓鱼、轮滑体育协会等各种民间社会团体。1993年全省体育学校已发展到689所。
❷竞技体育。福建省优势传统项目有田径、跳高、跳远、乒乓球、帆船、射击、武术等。福建省运动员在第9~11届亚运会、第23、24届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共夺得539枚奖牌。其中获得世界冠军79个、全国冠军389个;共74次打破和超过65项世界、亚洲和全国纪录。福建著名运动员有郭跃华、陈亚琼、郑美珠、侯玉珠、陈新华、林瑛、吴迪西、峦劲、郑达真、刘华金、汪嘉伟、刘玉煌、翁康强、陈尊荣、陈燕平、梁学仁、黄世平等。
❸全民健身运动。福建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146万人,累计有1701万人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共举办了9届全省运动会、284次县级以上运动会,累计有683.78万人次参加。莆田县、仙游县、福清市、永安市、龙海市等19个县(市)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县。莆田、仙游、福清3个县(市)被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称号;泉州的鲤城区、石狮市,福州的长乐市、永泰县被授予“武术之乡”称号。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达25.7万人,各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达到8659人。
❹重大赛事。福律省举办了中美跳水比赛、登喜路国际羽毛球比赛、“七星杯”中国象棋邀请赛、国际龙舟邀请赛等10多次国际比赛及100多次全国比赛。1952年在福州举行第一届省运会。1984年举行福建省青少年运动会。
❺体育设施。福建省有体育设施3632个。有体育场42个、体育馆32个、运动场68个、足球场113个、游泳池154个、旱冰场54个,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276个。较大的有福建省体育中心、福建省水上运动中心和福州、厦门市的市体育中心及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等。
❻体育立法。1996年5月省体委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联合对9地、市开展体育执法检查,省政府先后颁发了《福建省运动员退役安置办法》、《关于发证管理的公共场所治安条例暂行规定》等政府规章。厦门市人大通过了《厦门市体育设施建设与保护规定》。省人大讨论通过了 《福建省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福建省体育设施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


全民健身体育活动

福建省【同义】总目录


八闽左海福建省闽

福建省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东南部。简称“闽”。面积12.14万km2。2000年人口34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07万,非农业人口703万。辖9地级市、14县级市、45县。省会福州。全境山峦起伏,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90%,平原占10%。1月平均气温从西部6℃向东南增至12℃,7月28~29℃。无霜期长约10个月,沿海全年无霜。年降水量1500mm左右。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920亿元,工业总产值2616.1亿元,农业总产值1037.2亿元。有耕地118.7万hm2,垦殖率为10%。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65.4%,主要是稻米。福建是中国甘蔗和茶叶主要产区,盛产龙眼、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200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854.68万t,油料25.79万t,甘蔗82.71万t,茶叶12.6万t,水果356.4万t,肉类145.9万t,禽蛋40.6万t,水产品527.89万t。福建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有煤、铁、锰、铝土矿及多种有色金属,沿海产海盐。煤炭保有储量11.53亿t,铁矿6.54亿t。工业主要有钢铁、煤炭、机械、有色冶金、化工、纺织、制糖等部门。200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375万t,原盐28.3万t,钢124.9万t,彩色电视204.1万部,发电量403.7亿kW·h。全省铁路营运里程1454km,有鹰厦、来福、漳泉、漳龙等铁路。公路里程51073km。内河航道3701km。有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36所,县以上政府科研机构125个,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59.27万人。有鼓浪屿、武夷山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7处。泉州、福州、漳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2003年总人口3488万,地区生产总值5232.17亿元,人均15000元。工业总产值4953.7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0.4亿元。普通高校39所,在校学生25.74万人。2005年全省人口3535万。

  • 金属器
  • 漆木器
  • 丝织
  • 法书
  • 雕塑
  • 遗址
  • 建筑
☚ 汪廷讷铭歙砚   金属器 ☛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又称闽,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海岸曲折绵长,隔太平洋与宝岛台湾对望,毗邻浙江、江西、广东,是中国内地距离东南亚和大洋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位于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3′-28°19′之间,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0%以上。福建原是古越族居住的地区,是古越文化的发源地。晋唐以后,由于征战不断,中原的汉人,或为了征战,或为避乱,纷纷迁移到福建。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随着汉人的迁移而传入了福建,与福建的土著民族——古越族的文化相结合,慢慢地形成了福建特有的文化——闽文化。福建省省会福州市,行政区划10个省辖市、1个地区、39个县、25个县级市和24个县级城区。
福建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常住人口3470万人。福建又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8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
“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周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是闽中郡的一部分。秦末汉初,勾践的后代无诸因佐汉灭秦伐楚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闽王,称福建为“闽越国”。725年(唐开元十三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第一次出现“福州”。733年(唐开元二十一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今建鸥)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就首次出现“福建”之称。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后升建州为建宁府。一府五州二军,共计3个,故福建别称“八闽”。1278年设“福建行中书省”,福建设省由此开始。后数次撤复,至1356年才固定下来。
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是福建气候的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5-22℃,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夏秋之交常受台风的影响,但总的来看,福建是一个全年都适宜旅游的地方。福建一年最大温差在20℃,东南沿海最低温度(1月)在10-13℃,内陆山区气温可达6℃左右;7月是最热的季节,省内平均气温可达26-29℃。
福建省海域辽阔,海岸线长达3300多公里,有大小岛屿1400多个,较大港湾22处,可建万吨深水泊位。福建海域是东海和南海的过渡海区,属亚热带大陆架浅海,寒暖流交汇,并有大量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多,水产资源相当丰富。全省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适宜贝类、藻类和海产品养殖的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鱼类达500多种,是中国主要产渔区。
福建地处丰水带,年总降水量为2011亿立方米,河水径流总量平均每年为1150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046万千瓦,年发电量916亿度。其中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水力地点1000处,总容量70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20亿度,在华东地区居首位。现有装机容量仅占可装机容量的30%,开发潜力很大。福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100多处,大多为40℃至60℃的中温热水。
福建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林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近4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三。森林覆盖率达52.4%,居全国首位。福建树种资源丰富,全省木本植物达1943种,用材树种约400种,竹类约140种,在提供大量木材的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工业。
福建山明水秀,人文荟萃。著名的武夷山、湄州岛、太姥山、鼓浪屿、桃源洞、玉华洞以及古寺庙、古塔、古桥、古城堡和王审知、郑成功、林则徐、陈嘉庚等名流英杰的旧居遗迹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目前,福建省各旅游区的住宿比较便利,仅涉外旅游饭店就有近70家,像福州市的闽江饭店、华侨大厦、温泉大厦、福州大酒店、外贸中心酒店等,厦门市的鹭扛宾馆、新加坡酒店等,泉州市的泉州宾馆、鲤城大酒店等,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庄、九曲宾馆等。各类中小宾馆、饭店更是星罗棋布,住宿条件良好,服务周到,充满南国风情。
福建的饮食属典型的南方口味,清凉素淡。主食以米、面为多,各种面线、米线烹制精细,菜肴恬淡、雅素,余味无穷,众多的海鲜产品可以一饱口福。
旅游业成为福建省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重点产业。全省现有旅行社24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7家;星级饭店15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62家,二星级79家,一星级5家。省内有厦门、武夷山2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夷山、湄州岛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还有7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初步形成一个管理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的旅游接待体系。
福建省旅游部门正抓紧制订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体现特色,强化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吸引外资,加大旅游投入,重点扶持福州马尾君山乐园、莆田湄州岛中华妈祖文化精品工程等十大旅游项目;大力开拓客源市场,国内旅游市场以省内市场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市场为重点;境外旅游市场以台港澳市场为主体,日本、东南亚市场为重点。发挥福建与台湾地域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的优势,加强闽台旅游界双向交往,积极拓展对台旅游;深化旅游企业体制改革,组建福建旅游集团。鼓励旅游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产重组,争取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加强旅游立法和行业管理,依法治旅,建立公平、有序、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完善旅游培训基地,加强在职员工培训,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全面提高福建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构建有福建特色的观光与度假相结合的旅游体系,争取实现2005年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8%-10%的奋斗目标,使旅游真正成为福建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概况/地域文化   土楼 ☛
福建省

150 福建省

简称闽。在中国东南部沿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市,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4万人(1990年)。民族有汉、畲、回、满、高山等。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矿产有铁、煤、锰、铜、铅、锌、银、铝、镍、钴、钨、锡等。农作物有稻米、红薯、小麦、大豆、花生、油菜、甘蔗、茶叶、烟叶、橡胶、剑麻等,其中茶叶闻名全国。沿海渔业也较发达。工业有钢铁、煤炭、机械、化学、造纸、制糖、木材等。主要城市有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南平、三明等。名胜古迹有武夷山、鼓山、鼓浪屿、开元寺、安平桥等。

☚ 安徽省   江西省 ☛

鼓山/集美/鼓浪屿/万石山/武夷山/太姥山/清源山/开元寺/洛阳桥

☚ 龙虎山   鼓山 ☛
福建省

福建省Fujiansheng

简称闽。北与浙江省毗邻,西面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人口2845.3万(1988年)。旅居海外华侨众多,是我国主要侨乡之一。
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90%以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内地向沿海逐渐下降。主要山脉有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大致互相平行。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绵亘于浙赣边界,长约530公里,海拔1000~1500米,是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闽中大山带,包括鹫峰山、戴云山(主峰1849米)、博平岭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斜贯本省中部,长约500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丘陵多分布于山地边缘。盆地和河谷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河谷狭长地带,其中以漳州平原、福州盆地、泉州平原和兴化(湾)平原等为最大。海岸线曲折漫长,多属山地型海岸,多岛屿和港湾,为发展海运、海洋渔业等提供了优良条件。
由于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濒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很大,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但南北气候有差异。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冬季以偏北风为主,时有寒潮,夏季盛行偏南风。南部全年为无霜期,北部无霜期为340天左右。1月平均气温为5~13℃,7月平均气温为25~29℃,夏季全省普遍高温,夏秋季沿海常有台风登陆。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变化较大。全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但降水分配不均匀,内陆多于沿海,春夏季多于秋冬季。内陆一般在1600~2000毫米,沿海在1000~1600毫米。春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秋冬季约占20~30%。
福建河流众多,年径流量达1150亿立方米,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等,以闽江最大,干流长540多公里,流经本省中部,流域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50%,沿河分布串珠状的河谷盆地,是福建主要农耕和城镇居民点分布地区。九龙江流经本省南部,干流长28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福建河流多流经山区,水量充沛,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航运条件较差。初步查明可建设1000处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的小水电站和少数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700多万千瓦,现正在建设水口和沙溪口两个大型水电站。
福建自然条件适宜林木生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450万公顷,覆盖率达37%,居全国各省前列,木材蓄积量为4.3亿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和木材蓄积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煤、钨、硫铁矿等。
福建省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已形成以粮食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格局。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甘薯为主。水稻遍及全省,平原、盆地多为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山地多为单季稻;甘薯分布很广,以山区和丘陵区居多,尤其是集中在沿海易旱的丘陵地区。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茶叶、烤烟、黄红麻、油菜籽、花生等。其中甘蔗和黄红麻产量居全国前列,本省所产乌龙茶驰名海内外,为出口物资。福建为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重要产区之一,盛产荔枝、龙眼、柑桔、香蕉。丘陵低山广泛种植油桐等经济林木,林区还盛产香菇、红菇、木耳、笋干、松香、药材等土特产,有些产品畅销国内外。本省海岸线漫长,水域辽阔,发展渔业条件十分优越,其中海产品产值占水产业生产总值的90%以上。渔业贯彻捕涝与养殖并重的方针,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约10万公顷,主要水产品有各种鱼类、虾、贝类和海藻等。
本省利用地处东南沿海、海外侨胞众多的条件,大力贯彻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厦门被列为经济特区,福州市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闽南三角洲也辟为对外开放区,这三个对外开放区包括了福建物产最丰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从北到南组成了一个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沿海开放地带。“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了本省的经济发展。现在福建已初步建立起冶金、煤炭、电力、化工、机械、轻工、纺织、食品、建材、森工等工业部门。新闻纸、食糖、罐头、木材、录音机、电石和彩色电视机等工业品产量占全国重要地位。主要工业中心为福州、厦门、三明、泉州等城市。
福建过去交通比较闭塞,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交通运输业迅速改善。鹰厦 (江西鹰潭到厦门) 和南福(南平到福州)两条铁路干线是全省交通大动脉,联系了省内主要城市,并担负着国内广大地区的运输任务。公路运输发达,承担了广大山区和城乡的联系任务。内河运输主要是闽江航道,占全省内河运输的60%,其次为九龙江。本省海运条件优越,但直到近年恢复台湾海峡通航后,海上运输才得到蓬勃发展。现在,海洋运输已占水运货物周转量的90%以上。全省可供建设5~10万吨泊位的港口有6处,仅湄州湾即可建万吨至15万吨级的深水泊位30个,现正在大规模建设中。目前,厦门、福州、泉州等为主要港口。
省会福州市,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84.6万 (1988年)。地处闽江入海处,有南福铁路及四通八达的公路联系全省各地,通过铁路可联系全国内地。海运可达沿海各港口和港、澳以及世界主要国家,是我国沿海重要港口之一。福州市轻工业和手工业历史悠久,尤以工艺品、纺织、罐头食品、缝纫、针织等行业较发达。著名的手工业品,如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木雕等驰名中外。重工业以机械和电子为主,彩色电视机产量占全国重要地位。本市已成为以机械、电子、轻纺等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福州市是我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已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最近,又选定在马尾青州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技术和资金,建设新型对外开放的工贸区。

☚ 安徽省   江西省 ☛
福建省

福建省

明、清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清史稿·地理志》:“福建,禹贡扬州南境。明置福建行中书省,改承宣布政使司。清初为福建省,置闽浙总督。”

☚ 扶风郡   福州府 ☛
福建省

福建省Fujiansheng

简称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至120°47′,北纬23°30′至28°19′之间。东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北界浙江,西界江西,西南与广东毗邻。境内山峦叠峙,丘陵起伏,河谷与盆地错综其间,地势大体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行分布,大体可分两带。西带为武夷山脉,绵亘于浙赣边境。东带为博平岭、戴云山、鹫峰山等。平原主要有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莆仙平原、泉州平原。山地与海岸斜交,形成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主要有厦门港、三沙湾、三都澳、兴化湾、泉州湾等。沿岸有厦门、海坛、东山、金门、南日、马祖等岛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秋时属越,战国时属楚,秦统一天下后设闽中郡。唐开元21年,设置福建经略使。五代时建立“闽国”,宋雍熙二年(985年)改为福建路;南宋时称“八闽”。宋末时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元初,境内设3个行中书省。明朝设“福建行中书省”,下辖8府,故福建别称八闽。清代为福建省,沿用至今。现辖福州、厦门、三明、莆田、泉州、漳州6省辖市,南平、宁德、龙岩3地区及10县级市,54县,省会福州市。面积12.138万平方公里,人口3 00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畲、回、满、高山族等少数民族。是我国农、林、副、渔业的生产基地之一。闽东、闽南多为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作物。农产稻米、红薯、小麦、大豆、花生、油菜、芝麻、甘蔗、茶叶、烟叶、橡胶、麻等。是我国甘蔗重要产区之一,又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园主要在北部,所产名茶有武夷岩茶、铁观音、茉莉花茶、红茶等。本省盛产桂圆(又名龙眼)、柑桔、荔枝、菠萝、柚子、香蕉、枇杷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其中龙眼、荔枝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莆田的兴化桂圆、福建桔、建阳和建宁的莲子也很有名。森林资源丰富,是东南各省中森林资源最丰富的一省,产马尾松、杉、毛竹、金钱松、樟、栲、榕、桉等林木。山林中盛产笋干、香菇、银耳、松香、药材等。闽东北有油茶、油桐、乌桕等经济林。沿海渔业发达。平潭是我国著名紫菜产地,同安县沿海盛产世界著名的稀有鱼类—文昌鱼。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主要有铁、煤炭、花岗岩、锰、铜、铝、锌、银、铅、镍、钴、钨、锡、铌、钽等。主要有钢铁、化工、建材、机械、煤炭、纺织、造纸、制糖、木材等工业。海洋产品加工有很大发展,利用海产品加工出口的罐头居全国首位。现已建成对虾、太平洋牡蛎、红鲟、鳗鱼等海产品出口基地。境内天然良港众多,有通香港、新加坡、马尼拉、泰国、曼谷的货轮航线。铁路有鹰厦、来福、漳龙等干支线。公路以福州、厦门、泉州、南平、永安等地为中心,汽车已达各县及绝大多数的乡镇。民航已开辟了福州通往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泉州、天津、香港等地航线。有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名胜古迹有鼓山、鼓浪屿、普陀寺、泉州清净寺、开元寺、明翠阁、延平双塔等。武夷山风景区碧水丹山,兼黄山奇峰云海和桂林山清水秀之特色,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武夷山脉的心脏地带野生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以“生物标本的模式产地”闻名,现设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 江西省   山东省 ☛
福建省

福建省

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南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为邻。辖1地区、8地级市、15县级市、46县(1998年底)。濒临东海,海岸线总长3051公里。港多域广,口小腹大,湾深风弱,大都为可多方利用的天然良港。沿海岛屿1202座,较大者有平潭、金门、琅岐、南日等,总面积1千平方公里以上。岛屿紧靠大陆,为内侧港湾提供了良好掩护条件。大陆岸线长2130公里,陆地面积12.12万多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平原零散而小,主要分布于闽江、九龙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流下游及内陆盆地沿河两侧。最大的漳州平原,面积仅566.7平方公里。省内河流663条,总长约1.3569万公里,河网密度0.1公里/平方公里,在全国较突出。温泉四布,地热丰富。近海渔场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地处中、南亚热带,年均温17—21℃,最热月均温28℃左右,最冷月6—13℃,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森林覆盖率43.18%,居中国第2位。还有58万公顷竹林,大面积草山草坡。农作物沿海平原地区可一年三熟,山区一年两熟。福建历史悠久,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已有先民活动,三四千年前已有古越族居住。秦置闽郡。汉高祖封越王勾践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历史最初的福州城),闽越国废后属会稽郡。三国吴置建安郡。晋分为建安、晋安两郡。西晋亡,中原人民大举迁徙福建。唐贞观元年(627)起,为江南道所辖;开元二十一年(733),归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福州经略军升为福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福建”之名始见于史载。唐末至五代十国,福建经济、文化又有较大发展。泉州港、福州港已成为外贸港口。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在泉州设福建市舶司。南宋时设一府、五州、二军,于是福建又有“八闽”之称。元代泉州已成世界名城和贸易中心,近百国家和地区商贾货船云集于此。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置行中书省,为福建建省之始。二十二年(1285)并入江浙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置福建省,清仍之。其间南宋末益王赵昰、明末唐王朱聿键以福州为行都。民族英雄郑成功曾以福建为基地收复台湾。清康熙时设台湾府,归福建管辖。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在泉州市一带的约有800多万人。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于福州创办当时规模最大的造船厂——马尾船政局,是为福建近代工业萌芽。随后曾出现中西文化结合,“洋为中用”的潮流,民族工业略有振起。自1949年以来,福建经济、文化及各方面不断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福建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福州、漳州、长汀。出现过众多出类拔萃的历史人物,如唐欧阳詹,宋曾公亮、蔡襄、李纲、朱熹、柳永、刘克庄、严羽,明黄道周、郑成功、俞大猷、李贽、王慎中,清及近代梁章钜、林则徐、陈化成、严复、林纾,现代林祥谦、陈嘉庚、邓子恢、张鼎丞,等等。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如福州的华林寺大殿,泉州的天后宫、开元寺、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莆田的释迦文佛塔,晋江的安平桥,惠安的崇武城墙,德化的屈斗宫窑遗址,泰宁的尚书第,上杭的古田会议会址,等等。有深泸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武夷山、闽西梅花山、将乐龙栖山等4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福州、天柱山、平潭海岛等3处国家森林公园。古越悬棺(架壑船)、客家土楼等,也是很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武夷山、鼓浪屿——万石山、金湖、鸳鸯溪、海坛岛、太姥山、清源山、冠豸山、桃源山——鳞隐石林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并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武夷岩茶、乌龙茶、白琳功夫茶等,品质独特,为海内外畅销珍品;海产品种类繁多,其中螠蛏、牡蛎、花蛤、泥蚶四大贝类占全国年产总量一半;龙眼、荔枝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柑橘、香蕉、菠萝、枇杷、橄榄、李等,质、量俱高;还有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都足饱旅游者口福。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漆线雕、软木画、珠绣等传统工艺品,素来深受欢迎。

☚ 八公山豆腐   福建 ☛

福建省

简称“闽”。东部滨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春秋时属越地,唐属江南道,明、清置福建省。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2845万(1988年)。多丘陵山区沿海平原仅占5%。闽江、晋江、九龙江穿切山地,构成峡谷急流。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多港湾。属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夏秋有台风。解放前经济较落后,1949年后,工、农、交通均有很大发展。农产品主要为水稻、甘薯、甘蔗、茶叶和亚热带水果。福州蜜桔、莆田龙眼和厦门文旦为著名特产。沿海渔、盐业发达。煤、铁、明矾、水电、木材等资源也较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煤炭、化学、造纸、制糖、木材等。手工业以漆器闻名。鹰厦、来福等铁路的建设和沿海、内河航运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过去交通闭塞状况。省会福州。主要城市还有厦门、漳州、泉州、南平、三明等。11届3中全会以来,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迅速,福州成为重要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福建省

福建省

简称闽,地处我国东南部沿海,东临台湾海峡,隔海与台湾省相望,最近处与台湾相距140浬,海岸线长3300多公里。面积12.38万平方公里,八山一水一分田。号称“东南山国”。人口2900万。著名侨乡。春秋属越国,战国属楚,秦设闽中郡,唐中叶设福州、建州、漳州、泉州、汀州。今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重要省份。矿藏有铁、锰、钨、铅、锌等多种稀有金属及煤。农业发达,是我国甘蔗、茶叶重要产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迅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海运事业发达。境内大小岛屿1400多个,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等。属于长江流域的只是福建最北端浦城县(面积3383平方公里)的10%,西北部光泽县(面积 2245平方公里)的9%,西南部武平县(面积2629.62平方公里)的8%和西部长汀县(面积3099平方公里)的7%。这些地区多属武夷山脉,多山。浦城县千米以上山峰290座,森林覆盖率多在50%以上,林木和林副产品丰富,如油茶、油桐、生漆、松香、香菇、笋干、茶叶、乌梅、板栗等。光泽县的朱罗湾、诸母岗、平溪,山高林密,保留着许多珍贵生物品种,建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浦城是闽、浙、赣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每年春秋两季都举办省边际贸易交流会。长汀是通往江西省的西大门,曾为“苏区”,被称为“红色小上海”。武平县、浦城县等均为重要的林业县和农业县,列为粮食基地县,浦城县被称为“闽北粮仓”。公路密布,鹰厦铁路通过光泽县。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 ☛
00001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