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柳山書院”。宋代書院。原址在廣西全州北門外二里柳山。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全州刺史柳仲涂在山上建讀書堂,率學者講誦其間。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知州林岊就讀書堂故基,建齋舍,多集未仕及隱居者於此。寳慶三年(公元1227年),知州程榆奏聞,理宗賜御書“清湘書院”匾額。元元統間設講堂、祠宇、齋舍等一百五十八楹。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知州顧璘重建,有堂、祠、亭、臺凡十五處。自宋迄明,均爲“教基之所在”,諸生“抱經而究心理學”。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知州崔廷瑜重建,更名“柳山”,於城北隅另建講堂、齋舍、學舍,凡七百五十楹,仍名“清湘”。書院生童中試者,曾占該縣之半。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邑人趙炳麟將其遷入寳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