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生态效益评价
综合考虑清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预防污染的措施,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作为清洁生产的目标和出发点,使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小。
清洁生产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包括:
❶鼓励企业在清洁生产过程中努力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和服务。生态效益的企业成本包括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四部分,将资源直接纳入清洁生产成本当中。
❷清洁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应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质为目的。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应以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功能为主,努力做到使消费者在享受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时消耗最小的资源和原材料,有效降低成本。
❸逐渐降低清洁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自然资源的消耗。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资源的采集、运输、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及分解处置等全部过程。
❹环境负荷的底线是地球的资源承载力和维持基本的生态平衡。努力减少资源的使用,尽量利用可再生的资源,使地球上资源的再生量能尽量满足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
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❶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评价对于生态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过程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企业对清洁生产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使企业的生产活动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程度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上,指标体系可以决定清洁生产生态效益评价的导向,评价客体便会按照指标体系体现的价值观念,努力使自身活动产生此指标体系下的最优结果,以满足或适应评价主体价值观念对客体的要求。
❷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评价是对企业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评价对企业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激励企业管理者作出有利于生态效益实现的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企业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❸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评价有利于评价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掌握企业清洁生产过程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调整策略,减少企业环境决策乃至企业整个经营决策的主观性与盲目性,提高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也会通过评价对企业不断发出信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