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河书画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河书画舫

清河书画舫

明代张丑撰。全书十二卷。记叙作者所藏和所见的作品,抄录历代有关书法、名画的诗文、题跋等,并作评论考证。许多作品录有款识、印记,后附《鉴古百一诗》一卷,题咏历代著名书画、、碑帖。

☚ 吴郡丹青志   画旨 ☛

《清河书画舫》

中国书画著录书,明代张丑著,12卷。书成于1616年。以作者为纲,以书画之流传为目,载叙作者所藏及所见作品。分12目,共辑录三国至明代中期书画家140人,其中书法49件,绘画115件。后附《米阉鉴古百一诗》1卷,另有《真迹日录》3集,为《清河书画舫》之续编。

清河书画舫

清河书画舫

书画著录。明张丑撰。张丑(1577—1643),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父,号米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善鉴藏,知书画。有《真迹日录》、《鉴古百一诗》等著。张丑曾得米芾《宝章待访录》墨迹,遂自名书室为“宝米轩”,自号之米庵亦缘于此。
《清河书画舫》成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得名于黄庭坚赠米芾诗“米家书画船”句,并冠之以张氏郡望“清河”。此书记叙作者所藏、所见作品,对历代有关法书、名画的诗文、题跋多有抄录,并作评论、考证。许多作品录有款识、印记。其《鉴古百一诗》一卷附此书后,系对历代著名书、画、碑帖作品的题咏。《真迹百录》有初集、二集、三集,系此书之续编,然与此书多有重复,故后人刻印时多未附入。
在编次上以人为纲,以其书画为目,所作评论多采诸家所论,注明出处。以前的画史或作品著录之作,多疏于考订,明人的鉴赏之作,于此更逊色,张丑常以考证匡前人之失,尤其考米芾生卒年可正《宋史》之误。书中收录题跋、印记等较为详尽,对书画收藏家辨别真伪有所裨益,然而由于题跋类多自诸家文集中辑出,或据传闻、传抄,并非全为手迹,舛错未免。张丑对于赏鉴一道,颇有见地,书中说“赏以定其高下,鉴以定其真伪”,“苟能于真笔中力排草率,独取神奇,此为真赏者也。又须于风尘内,屏斥临模,游扬名迹,此为真鉴者也”。所言极其准确、深刻。所说细辨真迹改造,遇破损处当潜心考察,以免上改换款识之当等,亦是重要的经验之谈。至如他总结出的四条赏鉴书画要诀更值得珍贵,所归纳出的“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欺,毋为搨本所误”,对后代赏鉴家确很有启示。此书虽是书画著录之作,重在赏鉴,但作者在书画创作思想上也很有见地,如“书法以筋骨为神,不当但求形似;画品以理趣为主,奚可徒尚气色?”不似前人多以书理通之于画道,而是分言书画特点和所求所尚。至于对各家的笔墨、风格甚至画幅大小的见解,都是深于此道之论。
此书原不分卷,而以“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十二字标册,《四库全书》收刻时去其旧题,著为十二卷。四库所著录之采进本为坊刻,《鉴古百一诗》、《宝章待访录》及文天祥手札皆附于内,后人所刻多删去。有《扫叶山房丛抄》等本。

☚ 装潢志   绘事微言 ☛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张丑(1577—1643)撰。张丑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昆山 (今江苏昆山县)人。张丑善鉴藏,知书画。除此书外还著有《真迹日录》、《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法书表》、《清河书画表》等。张丑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得米芾 《宝章待访录》墨迹,所以名其室为“宝米轩”,号米庵亦起于此时。第二年,即万历四十四年 (1616)成此书,书名 “书画舫”是取自黄庭坚诗“米家书画船”一句,前冠以清河是张氏郡望。此书记叙张丑所藏和所见的作品,抄录历代有关名画,法书的诗文、题跋等,同时作评论与考证。一些作品录有款识,印记。书中内容的排列次序是按朝代而排,朝代之下列书、画名家,名下列作品名,或一或多。朝代是从三国开始,至明代止。计一百余人,其中三国二人,晋十人,南北朝五人,唐二十八人,五代五人,北宋二十四人,南宋十一人,元五人,明七人。基本涉及了三国至明的著名书画家及其名作。此书最后一卷为“鉴古百一诗”,是张丑自作,其中 “米庵题壁绝句”二十首,“铭心籍”八十一首。共一百零一首。书的体例是仿张彦远《法书要录》。此书的考证,多纠历代鉴赏家之疏谬,如《宋史·米芾传》称米芾卒时年四十八,但世间多流传其四十八岁以后真迹,张丑便在此书中证明米芾是于皇竑三年辛卯(1051)生,于大观元年丁亥(1107)卒,年五十七岁,正于米芾印记“辛卯米芾”四字相合。书中的其它考证亦多有可据。另外,此书中亦有些不完善处,如书中所载题跋也有不是张丑亲见的,而是从以前其它诸家文集中录入的。还有未见其作品,据传闻编入的。书中的书、画的标名也有失落者,如第三卷中的顾野王,第五卷中的李阳冰、杜牧、苏灵芝等。大概是辗转传写中丢掉。但总的来说,此书瑕不掩瑜,张丑家四世收藏,于前代卷轴,听见特广。自此书行世后至今,收藏家多资以验证真伪。《四库全书》所采浙江鲍士恭刊本于第九卷末附有米芾《宝章待访录》,第十二卷附文天祥手札,皆非原书所有。鲍氏刊本不分卷数,但以“莺嘴啄红花溜,燕尾点破绿皱”十二次标为次序。乃是仿用宋代谢仿得之 《文章轨范》 以 “王侯将相有种乎”七字编七册之例。《四库全书》著录时,削去鲍氏十二字排卷,仍以十二卷排之。此书其它版本有池北草堂刊本、乾隆中鲍氏知不斋与清秘藏合刻巾箱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