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静安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靜安寺
靜安寺  jìng'ānsì

座落於上海静安區。三國吳赤烏十年(公元247年)建,原名滬瀆重元寺(亦作“重圓寺”或“重園寺”),位於吳淞江濱。唐改爲永泰禪院。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始稱今名。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遷蘆浦,即今址。元明以來屢修屢圮。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續有增修。寺有宋代石刻及明代銅鐘。參閱康熙《江南通志·古蹟上·松江府》、《嘉慶重修一統志·松江府二·寺觀》、同治《上海縣志·雜記二·寺觀》。

静安寺

静安寺

静安寺是上海著名古刹。静安区由静安寺而闻名,是这闹市中难得的清修之地。相传建于247年(三国东吴赤乌十年),1216年(南宋嘉定九年)移至现址。元代后屡经修建,终毁于太平天国,仅存大佛殿,至1921年增建三圣殿,逐成今日之规模。1999年,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梵音古韵更加清幽绵长。全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建筑。方丈室楼上设有真言宗坛场,上下5坛。此外还有真言宗大德持松法师纪念堂。今尚存宋光宗题词的石碑和洪武二年的大钟等文物。每年阴历四月初八,这里都要举行3天的庙会,十分热闹。
地址: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 邮编:200040
电话:86-21-62566366

☚ 龙华寺   玉佛寺 ☛
静安寺

静安寺

位于南京西路1686—1700号(华山路口)。相传创建于三国东吴孙权赤乌十年(247)。初名重元(玄)寺,唐称永泰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由苏州河北岸迁建于今址(当时称沸井浜)。寺内大雄宝殿的多处大青石柱基础,呈浑厚肥硕的覆盆覆莲状,显系宋代风格。元代诗僧寿宁编有《静安八咏集》,将赤乌碑、陈桧、虾子潭、讲经台、沪渎垒、涌泉(俗称沸井)、芦子渡、绿云洞,题为“静安八景”。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兜率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功德殿、方丈室。大雄宝殿供整块玉石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连莲座高5.4米,像高3.9米。方丈室楼上设有真言宗坛场,此密坛是已故主持松法师三次东渡日本后设于1953年4月。共分五个坛。孔雀坛供孔雀明王像,左右悬挂密迹金刚像。护摩坛供金刚萨埵像。大坛中供大日如来像,两侧供不动明王和爱染明王像。圣大坛供如意轮观音像。诸天坛供大黑天和诃利帝母像,左右挂十二天像。还设有真言宗大德持松法师纪念堂。今尚存宋光宗题词的石碑,明洪武二年(1369)的大钟,及文徵明、八大山人书画真迹等珍贵文物。现住持为真禅法师。

☚ 蔡元培故居   圆明讲堂 ☛
静安寺

静安寺

在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为著名古刹,以历史悠久,饮誉中外。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原在吴淞江北岸,名“沪渎重玄寺”,唐改号“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禅符年间始易今名。南宋嘉定年间迁入今址。有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即元人所谓“静安八景”。今湮没。涌泉即佛井,俗称海眼,有“天下第六泉”之说。迄今保存有南北朝石像、南宋光宗题词石碑及明洪武年间大钟等文物。现建筑为清光绪年间募资续建。

☚ 灵隐寺   黄陵庙 ☛
000050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