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嘉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嘉录

 日本刻本又名《吴门风土纪》。风土地理类笔记。十二卷。顾禄撰。初刻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
 顾禄字铁卿,又字总之。号茶磨山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年代为道光、咸丰年间。江苏吴县人。所著书除《清嘉录》外,还有《颐素堂诗钞》八卷,《桐桥倚棹录》十二卷,《艺菊须知》二卷,《省闱日记》等。乡居时,尝与家乡父老谈及吴地风俗,农谚山谣,积数年之耳闻目睹,逐一记录,汇编成书,借陆机《吴趋行》中“土风清且嘉”句,取名为《清嘉录》。顾禄原来还准备将未收入本书诗词、民谣另辑成《清嘉录诗词补遗》,但未见传世。
 《清嘉录》以时间为序,叙述从年初一到除夕的民俗。全年十二月,每月一卷,共罗列项目二百四十二条。涵括吴地山川景物、物产资源、踏青游嬉,手工艺品,灯市、风味小吃,茶坊酒肆,以及用望星月、看风云,称水等方法来占卜田事、用酒消毒避虫等,无不俱备。如:在卷十“收租完粮”条下,记载了当地地主收租的情况:有田地的人家,选择吉日开仓收租,有头限、二限、三限的区分,早交租者免米若干。也有乘船到乡下收租子的,官府收漕粮,也有先乡下后城里的例子。蔡云《吴歈》云:“城南城北官仓开,城户未完乡户来。不惜馀粮半狼籍,但求早放空船回。”勾画出了缴租纳粮的情形。《昆、新合志》和沈朝初《忆江南》里均提及此事。又如卷四,“小满动三车”条,记述了小满之后在缫丝、磨油、车水灌田或排涝三项农副业活动中丝车、油车、田车三种生产工具的使用状况,以及油坊在苏州的分布和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雇工的情况。并引用《震泽志》、《长、元志》、《吴县志》及徐炬的《事物原始》等书的记载,较为生动地反映了苏州地区夏初的城乡生活景象。
 在顾禄引用的大量诗中,象吴曼云的《江乡节物词》已很为罕见,是很珍贵的资料。书中所讲述的一些民俗及风味小吃在今天仍可以见到。它是一部详细叙述清代苏州民风民俗的珍贵历史文献,对研究我国的岁时节令及吴地民情风俗,是一部较好的书籍。
 本书初刻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后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乐善堂刻本。此书在问世后不久即传入日本,有日本天保八年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安原宽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年)仁和葛元煦将其清光绪三年(1877年)所刻的《清嘉录》汇入《啸园丛书》。民国年间,本书又先后被收入了《清代笔记丛刊》(文明书局上海石印本)和《笔记小说大观》(进步书局石印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本书以《吴趋风土录》为节选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一九八九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王湜华、王文修的点校注释本,并收入《中国烹饪古籍丛刊》。

清嘉录

笔记。清顾禄撰。十二卷。禄字铁卿,自号茶磨山人,江苏苏州人。生活于道光前后。按自序,作者尝于读书之暇,访诸父老,清谈吴中风土。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辄寄于笔墨,数年积成是帙。以陆士衡所云“土风清且嘉者”而名是书。约成于道光间,二百四十余则,约九万字。内容以时间为序,详细记载以苏州府为中心江苏岁时风俗。每月各成一卷。每则后俱加案语,以为追源考证。可为民俗学研究重要资料。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清嘉录

十二卷。顾禄撰。顾禄,字铁卿,江苏吴(今江苏苏州)人。其书是取西晋陆机“吴趋行土风清且嘉”之句为名,以夸耀其乡里习俗。所记多吴中风土、习俗,与节令未必相涉。有道光庚寅 (1830年) 刻本,但流传甚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