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不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不原则即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处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上所持的“不逃避、不退让、不畏缩”原则。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日趋和缓,民间交往日渐增多,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即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受到了岛内外各方面的批评和反对。迫于压力和形势的发展,当局在民间交流原则上作出适当让步,以“三不原则”的“弹性”方法处理此类问题。1981年以后,海峡两岸学者、体育界人士在国际文化、体育交流的场合,“同时与会”、“同场比赛”,密切了民间关系,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和友谊。1984年2月,在国民党“十二届二中全会”的“党务报告”中,对“三不原则”加以肯定,并认为是处理台湾与大陆民间关系的一种可行的“新方式”。 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在祖国和平统一形势不断发展,两岸关系趋向缓和,民间往来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的各种压力,在民间交流上提出的新的“三不原则”,即 “不逃避、不退让、不畏缩”,以作为原“三不政策”的补充。1981年后,海峡两岸学者、体育运动员在国际场合“同时与会”“同场比赛”的机会增多,国民党当局即根据此一“三不原则”,允许台湾文化、体育界人士在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场合,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同行”在接触上采取“弹性”方法处理。1984年国民党“十二届二中全会党务报告”中对此做法进一步加以肯定,认为是处理台湾与大陆关系的一种可行“新方式”。 ☚ 三大战役 三不政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