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茶园演剧图
清代戏曲文物。作于光绪(1875—1908)间,作者不详。茶园是清代城市中一种营业性戏园。戏曲艺人在酒肆、茶坊中做场,宋元时已经出现,但当时只在席前表演,并无特设的戏台;到清代初年,已开始在酒店、茶馆中建设戏台,成为兼卖酒馔或茶点的戏曲剧场;清代中叶后,茶园演剧蔚成风气。此画绘一茶园室内剧场,戏台位于中央,为伸出式,台高半人许。前台台口上下设红色栏杆,左右柱分贴对联“金榜为名虚欢乐,洞房花烛假姻缘”。台上同庆班艺人六人在演出一场武生短打戏。乐工四人,于乐床持拍板、大锣、胡琴伴奏。戏台前为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楼下为“池子”,与台口垂直,放置长条桌及长凳,观众围桌相对而坐,侧向戏台观赏,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坐席;楼上两侧临近戏台的是“官座”,供地位较高的官员富豪专用。这幅画所绘茶园演戏、戏台及观众席同在室内是其特色。它使观众与演出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由于室内演出采光的需要,又促进了舞台灯光的建设。图藏首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