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山海经·中山经》 【评】龙骨,我国对脊椎动物的骨胳和牙齿化石的俗称。此为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龙骨”的文献。 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馀顷故卤地。……于是发为卒万馀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行通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馀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 《史记·河渠书》 【评】这是正史中有关龙骨的最早记载之一。 龙骨,今并出晋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其青、黄、赤、白、黑,亦应随色与腑脏相会,如五芝、五石英、五石脂等辈。而《本经》不论,莫知所以。 唐·苏敬《新修本草》卷一五 【评】至唐代,对龙骨的性质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相術部 > 耳鼻 > 痣乳足腹肩 > 龍骨2 龍骨2 lónggǔ 臂骨的别稱。相術謂此骨與“虎骨”(肘腕之骨)爲君臣關係,宜强於“虎骨”。金·張行簡《人倫大統賦》卷上“貴賤定於骨法”元·薛延年注:“自臂至肘名龍骨,象君,欲長而大。” 龙骨lóng gǔ旧时制袜业谓袜梁。《切口·做袜子》:“龙骨: 袜梁也。” 龙骨 龙骨腕骨的俗称。旧称高骨、锐骨或踝骨。《医宗金鉴·四肢部·腕骨》:“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外侧之骨名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俗名龙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曰腕。” ☚ 玉柱 螺丝拐 ☛ 腕骨【同义】总目录 腕骨龙骨
龙骨 龙骨枣的别名。枣树瘦劲,故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枣曰羊角、鸡心、龙骨。《地名志》:‘河中府贡龙骨枣。’”按,《新唐书·地理志三》:“土贡:龙骨枣,凤栖梨。” ☚ 木蜜 圣花儿 ☛ 枣【同义】总目录 枣羊角龙骨鸡心木蜜圣花儿百益红良枣果实名 果实名栗子:栗(霜栗;锥~) 河东饭 板栗:笃迦 橄榄:青子 青果 谏果 味谏 余甘(余甘子) 来子 霜果 枣子:枣(~仁;~核;红~;乌~;大~;酸~;仙~) 羊角(羊角树)木蜜 龙骨 鸡心 百益红 圣花儿 大枣:干枣 美枣 良枣 干枣:红皱 木瓜:护圣瓜 铁脚梨 菱角:菱(香~;角菱;乌~) 芰 薢茩蕨攗 核桃:胡桃 羌桃 播罗师 银杏果:白果 平仲 山楂:楂 山查 山樝 赤瓜 棠捄(棠捄子) 茅摣 猴摣 其他果子名:柑(柑子;~橘;~柑;广~) 柿(柿子;~饼;红柿) 椪 桔(桔子) 梅(梅子;杨梅;青~;黄~) 枳(枳实;枸枳) 椰(椰子) 棪 檨 檇 楙 楱 菠萝 佛手 木瓜 海棠 花红 韶子 香瓜 香橼 香圆 骊珠 霜椑 蓇葖 向日葵籽:雪末籽 霜后的柿子:霜柿 ☚ 果的各部分 水果 ☛
骏马 骏马龙(龙儿;龙马;龙种;龙媒;龙驹;龙骧;龙骨;龙性;龙驎;龙駼;龙镳;飞龙;驹龙;龙文虎背;龙文虎脊;虎脊龙文) 骏(骏骨;骏足;骏驹;骏骑;骏骥;骏蹄;骏骁;骏乘;骏良;良骏;龙骏;騄骏) 驵(驵骏;驵骥;乌~) 駉 骁 骝(骝骅;骅骝)骥(骥马;骥騄;骥骏;骥骜;天骥;騄骥;駥骥;驎骥;老~;良骥;神骥;龙骥) 駬(骅駬) 马 兰筋 天机 细马 原马 汗马 良马 善马 宝马 疾马 跃景 隽乘 宜乘 高足 绝足 迅足 妙足 骋足 玉骢 良骑 腾虬 汗血(汗血马) 骅騄 骅驹骄骢 骄騧 駜駽 凤鬣 震象 云辔 云骢 云螭 走孤 玉花(玉花骢) 骐骝 骐驎 骐骥 騄骐 骃骐 秀骐 八尺龙 古代骏马名:骜 飞兔 飞菟 赤兔 青虬 吉良 鱼目 龙种 龙孙 龙文 纤离 渠黄 啮膝 蜚鸿 紫骍 赤骥 紫燕 飞燕 燕骝 骅骝 绿耳 山子 肃爽 驌騻 騄駬 騉蹄 騉駼 騊駼 騠 騕裹 驳龙 温骊 盗骊 白义 逾轮 乌骓 拨汗照夜白 骏马的美称:云马 云龙 天马 天骥 玉螭 玉霜 白色的骏马:雪虯 雪花骢 青色的骏马:苍龙 仓龙 毛色斑驳的骏马:驳骏 古代称善奔的骏马:逸骥 为皇帝驾车的骏马:龙骖 嘶鸣的骏马:鸣骥 疾驰的骏马:风马 骤骥 高大的马,骏马:龙 众多的骏马:繁骄 最好的骏马:至骏 日行千里的良马:骐驎 骥骜 骥骏 千里马 千里驹 千里足 千金骨 出群蹄 名贵的骏马:宝马 骏马雄奇健美:凤臆龙鬐 (跑得快的好马:骏马) ☚ 好马 劣马 ☛ 龙骨os draconis敛汗涩精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青花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生用或炙用。主产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等地。甘、涩,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主治:❶马心热舌疮,与黄丹、白及、白蔹等配伍,如龙骨散(《元亨疗马集》)。 ❷马蹄疮,与白矾、乳香、乌贼骨配伍,如龙骨散(《元亨疗马集》)。 ❸牛、马自汗,盗汗,与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 ❹家畜外伤出血,与寒水石、白及、血竭等配伍。牛、马30~60克;猪、羊5~8克。火煅为末或煎汤灌服,或外用。有湿热、实邪者忌服。本品含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钙盐吸收后,有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兴奋作用。 龙骨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产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甘、涩,平。入心、肝、肾经。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固涩。 ❶治惊痫,癫狂,头昏目眩,心悸失眠,遗精,泄泻,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煎服:15~30g,先煎。镇静多生用,固涩多煅用。 ❷治溃疡久不收口,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汤火伤,与生石膏、大黄、儿茶各等分,同研细末,冷茶水调成糊状,涂患处。本品主含碳酸钙、硫酸钙,尚含铁、钾、钠、氯化物、硫酸盐等。 龙骨 龙骨古代脊椎动物包括恐龙在内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但绝大部分是第三纪后期和第四纪哺乳类(如象、犀牛、马、鹿、骆驼、羚羊等)的骨骼和牙齿。早在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商代,即将“龙骨”作为中药,一直沿用至今。中医学上用作镇惊、固涩药,主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慌、慢性肠炎、腹泻、惊悸、癫痫、自汗、盗汗等症。老年人服中药时,可见有“龙骨”这一味药剂。我国各地的化石极为丰富,过去在采挖龙骨时,往往会采到极为有科学价值的恐龙化石。但有的就被认为是一般龙骨而捣碎作为药用。近些年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化石最多的地区有西藏、新疆和四川等省,其中以四川采掘的恐龙化石最多,如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的发现,闻名中外。不仅种类、数量多,完整和比较完整的骨架和头骨化石均为世上罕见,因此而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现在,最大的现代化自贡恐龙博物馆已建成开放,值得老年人前往一观。 ☚ 蛤蚧 燕窝 ☛
龙骨 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化石。产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湖北等地。甘、涩,平。归心、肝、肾经。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心悸失眠,惊痫癫狂。多与牡蛎、磁石、朱砂等相配。 ❷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与牡蛎、白芍、代赭石、川牛膝等同用。 ❸遗精、带下、虚汗、崩漏。本品煅用,收敛固涩,对肾虚遗精,常与煅牡蛎、沙苑子、莲须、芡实、桑螵蛸同用;气虚冲任不固,崩漏、带下不止者,常与炙黄芪、炒白术、乌贼骨、五倍子等相配;自汗、盗汗不止者,可与煅牡蛎、五味子相配。此外,湿疮、湿疹,或痈肿疮毒溃后久不收口者,亦可用之,取其收敛生肌之效。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宜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入汤剂宜先煎。 ☚ 磁石 牡蛎 ☛ 龙骨 龙骨keel船底中线处贯通首尾的主要纵向构件。平板龙骨、竖龙骨和方龙骨的统称。承受总纵弯矩、建造和坞修时墩木的反力及其他外力,是船底结构中的强力构件。钢质船舶船中处的一列船底板称平板龙骨;双层底船平板龙骨与中内底板之间的中桁材称为竖龙骨;用矩形截面钢材作中纵构件的称方龙骨,也称箱形龙骨。 ☚ 主甲板 船舷 ☛ 龙骨舰船底部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全船的纵向连续构件。 龙骨lóng gǔ《本草纲目》鳞部第43卷龙(133)。药名。 【基原】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的化石。 【性味】甘涩,平。 ❶《本经》:“味甘,平。” ❷《别录》:“微寒,无毒。” ❸《药性论》:“有小毒。” ❹《本草正》:“甘,平,性涩。” ❺《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微辛,性平。” 【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少阴,兼入手少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❶《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❷《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 ❸《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❹《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 ❺《珍珠囊》:“固大肠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❶《本草经集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❷《药性论》:“忌鱼。” 【成分】龙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磷酸钙、微量元素Ca、Mn、Fe、Zn、Al、Mg等。近年来发现龙骨含有0.1%~0.7%的铀。 【药理】小鼠灌服20%龙骨混悬液20 ml/kg后,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的催眠率,并具有抗回苏灵所致惊厥作用。龙骨尚有缩短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 龙骨lónɡɡǔ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甘、涩,平。入心、肝、肾经。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固涩。治惊痫、头昏目眩、心悸、失眠、遗精、泄泻、虚汗、崩漏、带下, 煎服: 15 ~30 克, 先煎。镇静多生用, 固涩多煅用。外用生肌敛疮。研末掺, 治溃疡久不收口。本品主含碳酸钙、磷酸钙, 尚含铁、钾、钠、氯化物等。 龙骨 龙骨龙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古代哺乳动物三趾马、象类、犀类、鹿类、牛类等的骨胳化石,药材习称“龙骨”;或为象类门齿的化石,药材习称“五花龙骨”。 龙骨,又名白龙骨。呈骨胳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淡棕色,较平滑,有的具纵纹或裂隙,或有棕色条纹和斑点。质硬,不易破碎,断面有网纹,在关节处有多数蜂窝状小孔。摸之细腻如粉质,吸湿性强。 五花龙骨, 又名青花龙骨、 花龙骨。 呈不规则块状或圆筒状,大小不一。全体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兰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细不同的纹理,表面平滑,有时可见小裂隙。质硬而酥脆,易风化呈片状剥落而散碎,断面呈网纹,具吸湿性,舐之粘舌。 两者均无臭无味。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新疆等省区。 本品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大肠经。功能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脱,生肌敛疮。主治神志失常、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自汗盗汗、失精遗尿、泻痢脱肛、崩漏带下、溃疡久不收口等证。张仲景恒用龙骨同牡蛎入柴胡、桂枝各方内,用治惊狂烦躁,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证,方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皆取龙骨收敛浮阳,镇惊安神。其治惊痫癫狂,神志不宁者,亦可与牛黄、琥珀、胆星、天竺黄等镇惊安神化痰药同用。治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常与龟版、菖蒲、远志等分研末为丸服,如孔圣枕中丹。对于阴虚阳亢之头眩耳鸣,五心烦热,则须与菊花、生地、玄参、牡蛎等同用以滋阴潜阳。龙骨不独能重镇安神,且能敛阳固脱,临床每以龙骨、牡蛎配合人参、附子,用以抢救热病过程中出现肢冷汗出,脉搏微弱,阳气暴脱的危重病症。 若阴阳两虚, 症见汗出淋漓,筋惕肉𥆧,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又可配合白芍、牡蛎、熟地、山萸肉、附子以益阴敛阳。其治自汗盗汗、失精遗尿、久泻久痢以及妇女崩带不止等证,皆取其收敛固脱之功。如自汗不止,可配生黄芪、白术、麻黄根、浮小麦。盗汗不止,可配生地、牡蛎、五味子。劳心梦遗,可配远志、朱砂。遗尿,可配桑螵蛸、乌药。久泻不止,可配白石脂研末为丸,紫苏、木瓜汤下。久痢,可配乌梅、木香。崩漏不止,可配阿胶、牡蛎、棕炭。带下,可配白术、茯苓、樗白皮。此外,本品外用能收湿止血,生肌敛疮,可治外伤出血和疮疡溃久不敛等证。如鼻衄出血多者,可用龙骨研细末吹鼻中。金疮出血,研末掺。两耳湿烂,久不收敛,配赤石脂、海螵蛸,为末掺之。脐疮出水,配枯矾研末掺。小儿脱肛,以龙骨粉扑之。龙骨尚可作局部止汗药用,如阴囊汗痒,以龙骨、牡蛎粉扑之。煎服,9~15g,大剂量30g。宜先煎。龙骨生用安神效力较好,煅用则收敛之力较胜。外治宜煅用。 实验研究: 本品主含碳酸钙、磷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及小量镁、铁、铝盐。又含右旋龙脑、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等。 ☚ 朱砂 龙齿 ☛
龙骨 龙骨本品为大型哺乳动物如犀牛、象等骨胳之化石。全年可采挖,除去泥沙杂质,贮于干燥处。生用或煅用。 本品形似兽骨而较粗大,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又有牙白色,多数光滑,有的有纵纹裂隙或棕色条纹与斑点。质硬,断面不平坦,白色,有的中空,也有的呈蜂窝状小孔。吸湿力强。无臭,无味。 太阴人药。功能为镇静安神,收敛固涩。主要用于太阴人惊悸、怔忡、健忘之症,如《东医四象新编》三神散,用本品配远志、石菖蒲各等分,以镇静安神。治虚劳梦泄,如《东医四象新编》定神泻肝汤,用本品5g、葛根20g、黄芩、藁本10g、莱菔子、桔梗、升麻、白芷各5g,以泻肝补肺,收敛固精。常用量10~20g。 ☚ 牛黄 龙眼肉 ☛
龙骨 龙骨蒙古名鲁音牙苏,布如格瑞。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化石。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本品味苦、涩;性平。功能镇痛,杀粘,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主治惊痫癫狂,脑症刺痛,肠痧疼痛,吐血便血,溃疡久不收口,遗精淋浊。用于 ❶惊痫癫狂,与天竹黄,琥珀,朱砂等配用。 ❷脑症刺痛:与黑云香,地丁等配用。 ❸肉、骨、筋、脉伤者:与儿茶、冰片等配用。 ❹遗精淋浊:与熊胆,车前子等配用。 ☚ 东莨菪 龙齿 ☛
龙骨 龙骨周如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三趾马、犀类、鹿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拉丁名Fossilia Ossis Draconis。味涩,性温。功能排脓,去腐,收口,消肿,镇痛。主要用于疖痈,骨折,头痛,骨刺痛,痢疾,淋巴腺发炎、肿大及狂犬毒。本品与獐牙菜、安息香等配伍,制成三味龙骨汤散,主治一切头部疾病。本品与珊瑚、诃子、红花等配伍,制成二十五味珊瑚丸,主治顽固性头痛,白脉病,脑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僵硬,神志不清,血压不稳定,抽风痉挛。 ☚ 羊外肾 水獭骨 ☛ 龙骨long gu【医学】fossil fragments 龙骨keel
龙骨fossil frag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