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龙骨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龙骨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龙骨、炒黄连、炙黄柏、木香、煨诃子皮各二钱五分,炒铅粉三钱,枯矾、炮姜、炒当归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丸,粥饮送下,日三至四次。治小儿赤白痢,腹痛不止。

龙骨丸 《圣惠方》卷九十三

【组方药物】 白龙骨7.5克 胡粉9克(炒微黄) 黄连(去须,微炒) 黄柏(微炙,锉) 煨诃黎 勒皮各7.5克 白矾(烧令汁尽) 干姜(锉,微炒) 当归各15克(锉,微炒) 木香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3~4服。
【主要功效】 固涩止痢,清热燥湿。
【适应病证】 小儿湿热痢疾,延久不止,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
【方义分析】 方中白龙骨收敛固涩为主药;诃子、枯矾、胡粉涩肠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辅药;干姜温中止血,木香调气导滞,当归和血止痛为佐。配合成方,既能固涩止痢,又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但方中胡粉即是铅粉,有毒之品,不宜多服、久服。


龙骨丸 《圣惠方》卷九十三

【组方药物】 龙骨 黄连(去须,微炒) 白石脂 白矾(烧令汁尽) 干姜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5丸,以粥饮下,1日3~4服。
【主要功效】 固涩止痢。
【适应病证】 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香连丸”(《和剂局方》卷十)。


龙骨丸 《奇效良方》卷四十五

【组方药物】 龙骨 柏子仁 防风 干地黄 甘草各1.5克 禹余粮 白石英 白茯苓 桂心 黄芪各2.1克 五味子 羌活 附子 人参各1.8克 山茱萸 玄参 芎各1.2克 磁石 杜仲 干姜各2.4克
【制剂用法】 上药20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1日2次。
【适应病证】 膀胱、肾冷,坐起欲倒,目恍恍,气不足,骨痿。

龙骨丸

龙骨丸

本方见于《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由白龙骨一分,胡粉(炒微黄)三钱,黄连(去须,微炒)一分,黄柏(微炒,锉)一分,诃黎勒(煨,用皮)一分,白矾(烧令汁尽)半两,干姜(锉,微炒)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木香一分组成。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功能固涩止痢,清热燥湿。主治小儿湿热痢疾,时久不止,便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
本方所治证属湿热痢疾经久不愈,以致滑脱不禁,但湿热之邪减而未尽,故治宜固涩与清热燥湿并用。方中白龙骨收敛固涩,用为君药;臣以诃子涩肠止泻,黄连、黄柏苦寒,清热燥湿;佐以炒干姜温中止血,木香调气导滞,当归和血止痛,使气行血活,可提高对里急后重与便脓血的疗效。白矾经火煅后,即为枯矾,内服亦能涩肠止泻,以增强龙骨的收涩作用。胡粉功能杀虫解毒,涩肠止痢。综观全方,是为固涩与清热结合运用的方法。方中胡粉,即是铅粉,有毒,服时应控制剂量,并不能久服。本方主治久痢之证,如痢疾初起而湿热积滞甚者,慎用。
七味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黄连八分,龙骨、赤石脂、厚朴各二分,乌梅肉二分,甘草一分,阿胶三分。上药研细下筛,浆水服二方寸匕,小儿一钱匕,日二次。功能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主治痢疾时久不瘥。
龙骨丸(《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龙骨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白石脂半两,白矾(烧令汁尽)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上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调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功能固涩止痢。主治小儿冷热不调,时有洞泄,下痢不止。
大断下丸(《世医得效方》卷五) 附子(炮)、肉豆蔻、牡蛎(煅)各一两,细辛、干姜(炮)、良姜、白龙骨、赤石脂、酸石榴皮(醋炙干为度,焙干)各一两半,白矾(枯)、诃子(去核)各一两。上药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粟米汤下。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下痢时久。症见脾肾阳虚,肌肉消瘦,饮食不入,脉细皮寒,气少不能言,有时发热。

☚ 没石子丸   白术安胃散 ☛
000045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