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yèjīng〈名〉 一种高分子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质,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业经;液晶◉ 业经yèjīnɡ 副 业已;已经(多用于公文)。〈例〉~批准/ ~呈报在案/ 材料~审核,即时下发。〈近〉业已/ 已经。 ◉ 液晶yèjīnɡ 名 液态晶体,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又具有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物体。〈例〉~显示器/~ 电视/ ~可用作电子工业中的显示材料,也用于无损探伤和医疗诊断等。 液晶yèjīnɡ〈名〉液态晶体。是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又具有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物体。多用做电子工业中的显示材料。 液晶 液晶yèjīng液态晶体的简称。一种高分子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如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 ❍ ~显示技术|~电视。 ☚ 页面 液晶电视 ☛ 液晶 液晶yejing物质的一种特殊的相态。某些物质在液态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包括光学、力学、热导、电导等)。这种特殊相态被称为物质第四相态——介晶态或液晶态。具有这种特殊性质的物质被称为“液晶”。液晶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关于物质三态 (固、液、气) 的常规概念。从188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并研究了胆甾醇苯甲酯的液晶性质,至今人们对低分子液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已发现有数千种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液晶态,多数为脂肪族、芳香族、甾族化合物。 按分子排列方式分类,液晶可分为向列型、近晶型、胆甾型三种。在向列型中分子排列呈一维有序,虽平行排列仍可上下左右移动。在近晶型中分子排列呈二维有序,分子平行排列并成层,上下层之间不能移动。胆甾型的分子排列成层,层与层之间偏转一定角度形成螺旋状。目前开发的液晶多属于向列型。按分子链中介晶单元位置分,液晶可分为主链型和侧链型。按形成液晶方法分,可分为溶致性和热致性两类。 一般液晶化合物分子具有狭长形状,而且分子所带极性基的位置、强度和极化率使分子间的作用能维持平行有序排列。另外分子中往往含有芳香基、双键和三键,这类结构中含有π键、大π键,比较容易极化,有利于液晶形成。 液晶作为一种新的物态和新的材料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本世纪70年代液晶已广泛用于许多新技术领域中,如应用显示、软件复制、检测器、感受器,并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合成化学中。在液晶显示上,由于液晶光学性质象晶体一样是各向异性的,其结构比较松散,容易变形,对电场、磁场、声能、热能等外界刺激非常灵敏,能够产生种种光学效应。实际上,有关显示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电光效应上。在液晶薄膜上加上电压,会改变液晶对光的反射和透射情况。某些向列型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对光的反射率或透射率会发生变化,因此,可用来显示具有灰度的黑白图象; 而胆甾型液晶加上电场时,可使光有选择地反射或透性,可显示彩色图象。液晶显示有两个最突出特点: 一是本身不发光,而是利用外部光源来发光,就是所谓“无源”型显示,这比本身发生的“有源”型显示,所需能量大大减少,而且环境越亮,入射到显示面上光线就越强,图象也就更加清晰。另一特点是作为显示元件的液晶,厚度只有几十微米以下,加上电极板也不过几毫米,元件薄而轻,可大可小,应用十分方便。液晶数字显示的电极通常做成7段式结构。就是由7段直线形电极组成一长方“8”字,不同电极排列就可显示出不同的数字来(如下图)。

液晶数字显示
生物器官组织有一定形状,显然不是液体,但又不是固体。在人的脑、肌肉、眼睛感受器的膜层,都发现了液晶结构。例如,磷脂分子有一个头部、两条尾巴,溶在水中,可成为片层状液晶态,是生物膜主要构成部分,液晶与生命现象也有着密切联系。 ☚ 玻璃体 哥希密特定律 ☛
液晶 液晶yejing介于各向同性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新的物质状态。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赖尼策尔对胆甾醇苯酸酯加热时发现,在145℃时,该固体熔解为白色混浊液体,呈浓雾状。当这种液体的温度上升到179℃时,又变成清彻透明的液体。翌年,德国晶体学家O.勒曼又发现,该液体在混浊相时的特点是既有液体的机械性能,例如可流动和低粘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光学性质,因此,他把该物质定名为液晶。液晶相常被称为中间相,凡具有这种中间相的物质都被称为液晶。液晶并非稀有物质,目前已知道的就有数千种,它们都是长形分子或盘形分子的有机化合物,长形分子典型的长度范围为15×10-10~40×10-10米,宽为10-10米的数倍。高分子聚合物加热熔化而成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某些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适当溶剂(如水、硫酸、甲苯等)里,随着浓度的改变而出现不同的液晶态,称为溶致液晶。溶致液晶与温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热致液晶的长形分子依其排列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 ❶向列相,又称丝状相。其分子大致平行排列(图1示),但空间分布是混乱的,分子质心可以在三个方向平移,即彼此间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可以变动。这类液晶的例子是对氧化偶氮甲氧苯,它存在的温度范围为116~136℃。 ❷胆甾相,又称螺旋状相。其分子分层排列,每层分子的排列方向相同,但相继各层中分子的取向相差一个小角度,形成各层分子排列方向呈螺旋式改变,螺距h的典型值约3×10-7米(图2)。因为这种物质有螺旋形结构,所以它显示出旋光性,即当光线沿螺旋方向传播时,光的偏振面要旋转,在某些情况下,它对透射光的旋光本领可大至60000度/毫米。而通常的有机化合物的旋光性只有300度/毫米。这类液晶通常是胆甾醇酯,例如胆甾醇肉桂酸盐,它存在的温度范围为156~197℃。 ❸近晶相,又称层状相。其分子分层排列,层内分子互相平行,其方向与层面垂直,或有些倾斜(图3)。各层的分子只能在本层内运动,分子质心可以无序、能自由平移,或有序呈二维点阵。层与层之间有微弱的相互作用,能容易地滑动,或者可相对转动,按照分子空间分布的类型和排列方向相对于层平面的倾斜量又可把近晶相细分为一些子相。例如在近晶A相中,分子与层面垂直,在C相中分子相对层面倾斜,在B相中,层内分子质心排列成面心六角形,在D相中,层内分子又分组构成体心立方体结构。近晶相液晶的例子是乙基对氧化偶氮苯酯,它存在的温度范围为114~120℃。在所有的中间相中,近晶相与晶体的结构最接近,它们的差别是近晶相具有层状结构。1977年,印度S.钱德拉塞卡等合成了盘形分子的液晶。盘形分子液晶具有向列相,胆甾相和柱状相三种结构。向列相和胆甾相与上述长形分子的情况相似,只用把长棒轴换为盘形分子的法向轴即可。柱状相中的分子堆积成柱,在同一柱中分子间隔可以是规则有序的,也可以是不规则无序的。各分子柱可以排列成六角形或长方形的二维点阵(图4)。长形和盘形分子构成的液晶的各向异性与分子本身的不对称形状有关。 液晶在被发现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直到10多年前发现液晶分子的排列可以受到电的控制而改变其光学性质,因而可当作显示材料,这才引起人们的兴趣。现在液晶已被广泛应用。液晶的各种性质已用来研制多种物理器件,尤其是电光器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向列相和胆甾相液晶的电光效应。例如可用来作电子手表、微型计算器等的数字显示器件。液晶电光器件的功率消耗低,每平方厘米显示面积只需要消耗1毫瓦的电能,而且在常规照明条件下就可显示出清晰的像。又如用铁电性近晶相液晶可制成双稳态的微秒电光开关。现在小型液晶显示的平板电视也已制成。胆甾相的螺距对温度、压力、杂质等都很敏感,而改变螺距就能改变液晶的颜色,因此可用胆甾相来诊断皮下肿瘤,探知金属材料和零件的缺陷,以至在压力量度,红外、紫外、x射线显示,气体动理学和分析化学等方面都可加以利用。液晶与生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人体的脑、肌肉、肾上腺皮质、卵巢、神经髓梢、眼睛光感受器的膜层等处都发现有溶致液晶结构,因此生命现象与生物液晶直接相关,一些重要的生命现象(例如:衰老、癌变等)就可能与生物细胞膜的液晶态相变有关。溶致液晶在石油化工和医学方面也都有重要应用。 
图1 
图2 
图3 
图4 ☚ 各向异性 热膨胀 ☛ 液晶它是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物质,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液晶一般由棒状柱形对称的分子构成。各分子沿一个方向择优排列,呈现为多向异性的液体。液晶对电场、磁场、热能和声能都有灵敏的反应,并引起明显的光学效应。因此,将液晶用作显示器件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很低,大小和形状有伸缩性和不受外界光干扰等特点。
液晶无定形与晶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分子排列有特殊的取向,分子运动也有特殊的规律,从而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又呈现某些晶体的光学性质。常见例子是胆甾醇衍生物。在医药、电子仪器,尤其在彩电显象管中有一些应用。参见“物理”中的“液晶”。
液晶各向异性的液体或某些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中间状态。在此状态下,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粘度和形变等机械性质,又具有晶体的热(热效应)、光(光学各向异性)、电(电光效应)、磁(磁光效应)等物理性质。可用于显示装置、无损探伤等。 液晶liquid crystal是液态晶体的简称,是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状态。液晶兼有液体和晶体的双重性质,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有序性。液晶的存在与温度有关,加热变为液体,冷却变为晶体。生物体中许多组织结构(如生物膜中的磷脂)在生理温度下是以液晶态存在。 液晶liquid crystal
液晶liquid crystal 液晶liquid crystal;liquid power ~成像系统liquid crystal imaging system/~电视liquid crystal TV/~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