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涪陵话涪陵市通行的汉语西南官话方言。属于四川话中人声归阳平一类。分布地除市区外,还包括原涪陵县清溪、珍溪两区外的地区。声韵调同重庆话基本一致。同四川话其他方言点相比,主要语言特点是: 声母无卷舌音和舌面前鼻音 [],除阳平字,去声字重叠构成名词时后一字变读阴平外,上声字重叠第二字变读阳平,如 “米米[mi3mi3]”读如 “米迷 [mi3mi2]”, “桶桶 [ ]读如 “桶同 [ ]”。有一些特殊的词汇、语法现象。如 “公公 (祖父)”、“婆婆 (祖母)”、“毛弟 (弟弟)”、“刮刮匠 (剃头匠)”、“牲口 (鸡)”、“行李 (野兽)”、“大猫儿 (老虎)”、“拽 [tsuai] 实 (壮实)”、“问 (介词,向)”,“这里”、 “那里”说 “这点儿 [ne ]”、 “那点儿 [nana ]”, ”“这会儿”、 “那会儿” 说 “这下儿 [nene ]”、 “那下儿 [na ] ”。 儿化词非常丰富, 除名词大量儿化外,其他实词不少也可儿化,如动词“耍儿” (玩儿),带叠音词缀的形容词 “胖嘟嘟儿”、“白生生儿”,表排行的序数词 “五儿”、“六儿”,量词 “一斤儿”、“四两儿”、“三回儿”,重叠式副词 “刚刚儿”、“恰恰儿” 等。副词 “很” 作状语时说 “嘿 [xe]” 如 “嘿高”、“嘿会说话”。珍溪、清溪两区,语音有丰都话的影响。如古泥、疑两母字今细音读零声母,如 “年 [ian]”、“牛[iiəuu]”,韵母无 [ian]、 [yan], 如 “钱” 念 [ in], “权” 念 [ ], 声调中阳平读低升调, 去声读中升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