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园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园赋[北周] 庾 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②;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③。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④;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⑤。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⑥;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⑦。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⑧,聊以拟伏腊⑨,聊以避风霜。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11)。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12);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13)。陆机则兄弟同居(14),韩康则舅甥不别(15),蜗角蚊睫(16),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凿坯(17)。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琴号珠柱(18),书名《玉杯》(19)。有棠梨而无馆(20),足酸枣而非台(21)。犹得攲侧八九丈(22),纵横数十步;榆柳三两行,梨桃百余树。拨蒙密兮见窗(23),行攲斜兮得路(24)。蝉有翳兮不惊(25),雉无罗兮何惧(26)!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27)。山为篑覆(28),地有堂坳(29)。藏狸并窟(30),乳鹊重巢(31)。连珠细茵(32),长柄寒匏(33)。可以疗饥,可以栖迟(34)。𢼨𨸟兮狭室(35),穿漏兮茅茨(36)。檐直倚而妨帽(37),户平行而碍眉(38)。坐帐无鹤(39),支床有龟(40)。鸟多闲暇,花随四时。心则历陵枯木(41),发则睢阳乱丝(42)。非夏日而可畏(43),异秋天而可悲(44)。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云气荫于丛蓍(45),金精养于秋菊(46)。枣酸梨酢(47),桃榹李薁(48)。落叶半床,狂花满屋。名为野人之家(49),是谓愚公之谷(50)。试偃息于茂林(51),乃久羡于抽簪(52)。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53)。三春负锄相识(54),五月披裘见寻(55)。问葛洪之药性(56),访京房之卜林(57)。草无忘忧之意(58),花无长乐之心(59)。鸟何事而逐酒(60)?鱼何情而听琴(61)?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62)。崔骃以不乐损年(63),吴质以长愁养病(64)。镇宅神以薶石(65),厌山精而照镜(66)。屡动庄舄之吟(67),几行魏颗之命(68)。薄晚闲闺(69),老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70),椎髻梁鸿之妻(71)。燋麦两瓮(72),寒菜一畦(73)。风骚骚而树急(74),天惨惨而云低。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75)。 昔草滥于吹嘘(76),藉《文言》之庆余(77)。门有通德(78),家承赐书(79)。或陪玄武之观(80),时参凤凰之墟(81)。观受釐于宣室(82),赋《长杨》于直庐(83)。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84),大盗潜移(85),长离永灭。摧直辔于三危(86),碎平途于九折(87)。荆轲有寒水之悲(88),苏武有秋风之别(89)。关山则风月凄怆(90),陇水则肝肠断绝(91)。龟言此地之寒(92),鹤讶今年之雪(93)。百龄兮倏忽(94),光华兮已晚(95)。不雪雁门之踦(96),先念鸿陆之远(97)。非淮海兮可变(98),非金丹兮能转(99)。不暴骨于龙门(100),终低头于马坂(101)。谅天造兮昧昧(102),嗟生民兮浑浑(103)。 〔注释〕 ①本篇选自庾信《庾子山集》。②巢父,相传为尧时的隐士。不营世利,年老在树上筑巢而寝止,故称巢父。③壶公,东汉时卖药者,相传他悬一壶空屋中,晚上便睡在壶中。④管宁,字幼安,三国时人,避乱隐居辽东三十余年不做官,他常坐在一张藜床上,把藜床坐穿了。藜(li黎),草本植物,其茎甚韧,可制床。⑤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人,“竹林七贤”之一,喜欢打铁。锻灶,打铁用的灶炉,白天锻炼,晚上利用余热当炕睡。⑥连闼,门户一个连着一个。洞房,深邃的房屋。樊重,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光武帝的舅父。他家房屋很多,都是高堂大厦。第,旧时官僚的大宅子。⑦墀(chi迟),阶。青锁,刻在大门上的青色的连环形花纹。王根,汉元后庶弟,封曲阳侯,居宅极奢华。⑧寂寞人外,冷冷清清地处于人世之外。⑨伏腊,夏冬两季最热和最冷的时节。拟伏腊,意为对付寒暑。⑩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他生活俭朴,住宅狭小,靠近闹市,并说:“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这两句说,我虽也像晏婴那样住近闹市,但并非为了朝夕求利。(11)潘岳,西晋诗人,罢官后闲居洛阳。曾作《闲居赋》,内有“陪京泝伊,面郊后市”句。(12)黄鹤戒露,周处《风土记》说,鹤警惕性很高,夜晚群宿,听到草上露珠滴落声便高鸣报警。轮轩,古代大夫乘的车,春秋时,卫懿公曾给鹤乘大夫坐的车。这两句说,黄鹤因露珠滴落而报警,并非想乘大夫坐的轮轩。(13)爰居,大海鸟。《国语·鲁语》说,柳下惠看到鲁国人敲钟打鼓祭一只歇在城外的大海鸟爰居,便说:这鸟是避海风来的,对钟鼓并不感兴趣。(14)“陆机”句,陆机、陆云兄弟由家乡去洛阳做官,同居在三间瓦屋里。(15)“韩康”句,东晋殷浩贬往远方,其甥韩康伯也跟着同去。作者由江南流落长安,故借陆机、韩康伯自比。(16)蜗角,蜗牛角。蚊睫,蚊子的眼睫毛。蜗角蚊睫,均形容居处狭小。(17)尔乃,于是。窟室,泥土墙的屋子。坯,土墙。《淮南子·齐俗训》说,鲁国国君使人用币去请颜阖为相,颜阖“凿坯”而逃。(18)琴号珠柱,用珍珠装饰琴柱的琴名叫珠柱。(19)《玉杯》,西汉董仲舒写春秋之事的书。(20)棠梨,汉甘泉宫里有棠梨馆。(21)酸枣,古县名,在今河南延津西南。附近有韩王望气台。(22)攲侧,歪斜。(23)拨蒙,拨开茂密的树枝叶。(24)攲斜,弯曲小路。(25)“蝉有翳”句,蝉因有茂密的树叶遮蔽,故有人走近它,它也不惊怕。(26)“雉无罗”句,野鸡因无罗网捕捉它,故无所惧怕。(27)枝格,高树上的长枝。(28)篑(kui愧),盛土的竹筐。山为篑覆,园中小山,像是一筐土堆成的。(29)堂坳,堂前小洼塘。以上二句极言其园之小。(30)“藏狸”句,几只野猫藏在一个洞里。(31)“乳鹊”句,小鹊在做窝。重巢,垒巢,做窠。(32)“连珠”句,布满露珠的细草地就像席子一样。(33)长柄寒匏,长把葫芦。(34)栖迟,停留,休息。(35)𢼨𨸟(qiqu欺区),同“崎岖”,倾斜的样子。(36)茅茨(ci祠),茅草屋。(37)“檐直”句,檐下直立便会碰帽子。(38)“户平”句,直着身子进门就会撞着眉额。(39)“坐帐”句,《神仙传》说,会稽人介象,有仙术。吴王召他去武昌,为他做绮绣帐幕供他。他到武昌后中午便死了。到傍晚,人们看到他已在建业(南京)。吴王为之立庙祭他,常有白鹤立在神座上徘徊后飞去。这里是说,自己没有介象的仙术,不能坐鹤返回建业。(40)“支床”句,《史记·龟策列传》说,南方一老人用乌龟垫床脚,二十余年,老人死,龟犹不死。这里是说,自己在长安就像垫在床脚下的乌龟一样难受。(41)历陵,县名,在今江西九江东。县中有一枯树,西晋永嘉年间复活繁茂起来。这句说自己心如枯木。(42)睢(sui虽)阳,县名,在今河南商丘南。春秋时属宋国国土,宋人墨翟看到白色的丝被染成黄色黑色便感叹起来。(43)“非夏日”句,春秋时晋国人以为,晋大臣赵盾如夏日一样可畏。(44)“异秋天”句,宋玉《九辩》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句。(45)“云气”句,《史记·龟策列传》说,蓍草长满百茎者,下有神龟守护,上有青云覆盖。蓍(shi师),古代供占卜用的草。(46)“金精”句,《玉函方》说,九月上寅日采的甘菊,名为金精。(47)酢,古“醋”字。(48)榹(si思)山桃。薁(yu郁),酸李。以上四句写小园中草花果树的茂密。(49)野人,指躬耕田野,不问政治的人。(50)愚公之谷,《说苑·政理》说,齐桓公打猎至一山谷中,问一老人这山谷的名称,老人说,这叫愚公之谷,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51)偃息,休息。(52)簪,古代用金属或玉石、骨头制成的条状别住头发的饰物。抽簪,在此是弃官的意思。(53)“实无水”句,《庄子·则阳》郭象注:“人中隐者,臂无水而沉,陆沉。”(54)“三春”句,《高士传》说,魏人林类,年近百岁,三月间在田野里拾穗唱歌,孔子看到后教学生与他交往。(55)“五月”句,《高士传》说,吴国延陵季子出游,见一披裘衣打柴,他身旁地上有一块黄金,便叫打柴人把黄金拾起来。打柴人大怒说,我五月里披裘打柴,怎可拾人家黄金呢?(56)葛洪,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在今江苏)人。崇信道教,爱好神仙导养之术。著有《抱朴子》,他在《自叙》中说,“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57)京房,字君明,是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创始人。善于占卜。卜林,占卜的学问。林,会聚,此处引申为学问。(58)忘忧,草名,即萱草,一名紫萱。(59)长乐,指长乐花,即紫花。(60)“鸟何事”句,《庄子·至乐》说,鲁国国君把一只海鸟捉来供在庙里,给它奏乐供酒肉,鸟不敢食,三日而死。(61)“鱼何情”句,《韩诗外传》说,伯牙临渊弹琴,深水中的鱼会浮上来听琴。(62)“加以”二句说,加上北方的寒暑季节与南方不一样,人的秉性道德也和我牴牾不合。(63)“崔骃(yin阴)”句,崔骃做车骑将军窦宪的府掾,对窦宪弄权骄恣多次劝谏,被窦调离府掾出为长岑长。骃拒不赴任,抑郁死于家中。(64)“吴质”句,吴质,三国时魏人,为曹丕好友。他写信给曹丕说:“质己四十二矣,白发生鬓,所虑日深,实不复若平日之时也。”以上二句说自己不如意,终日愁病,终将短命。(65)“镇宅”句,古人以为,在房屋四角处各埋一块石块,家里就没有鬼了。薶(mai埋),“埋”的古字。填埋。(66)厌,镇,抑制。《抱朴子·登涉》说,万物老了能成精,精会变成人形出来作怪,但在镜子里它又会现原形。(67)庄舄(xi细),战国时越国人,在楚国做官。病时因思念故乡而用家乡语呻吟。(68)魏颗之命,春秋时晋国大臣魏犨(chou抽)有个爱妾,犨初病时命儿子魏颗,日后将她嫁人,至病重临死时又命把她殉葬。犨死后,魏颗说,人病重的思绪混乱,我服从他清醒时的指示。于是把父妾嫁人了。(69)薄晚,傍晚。(70)“蓬头”句,《后汉书·列女传》说,东汉王霸的好友令狐子伯父子做了大官,王霸的儿子蓬着头惭愧得不好意思见令狐子伯的儿子。此处仅取蓬头不仕之意。(71)椎(zhui追)髻,极简便的发型。《后汉书·逸民传》载,东汉孟光嫁梁鸿时,打扮得很华丽,梁鸿为此七天不与孟光说话。后来孟光改穿布衣,头上改梳椎髻,梁鸿才大喜。(72)燋,同“焦”。燋麦,陈麦。(73)畦(qi其),一块田的面积。以上二句极言小园之家清寒简陋。(74)骚骚,风声。(75)懒妇,指促织,即蟋蟀。(76)昔,指自己在梁朝为官时。草滥于吹嘘,即滥竽充数。(77)藉,凭借。《易·乾卦·文言》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句。(78)“门有”句,《后汉书·郑玄传》说,郑玄学识渊博,不肯做官。北海相孔融很敬重他,特为他设置了郑公乡,并扩大郑玄的门,名谓“通德门”。(79)赐书,皇帝赐予的书籍。《汉书·叙传》说,班固的父亲班彪及伯父班嗣“共游学,家有赐书”。庾信的父亲庾肩吾及伯父庾於陵都有文名,并受宠于朝廷。(80)玄武,指玄武阙,汉宫阙,在长安未央宫北。(81)凤凰,指汉凤凰殿。此处均指南朝梁的宫殿。(82)受釐(xi息),皇帝接受祭祀后分来的肉。宣室,汉未央宫前正殿。(83)“赋《长杨》”句,汉代扬雄常侍从成帝,曾作《长杨赋》。直庐,臣子入宫等待召见时的歇宿处。(84)“山崩”二句,形容梁朝丧乱。(85)大盗潜移,指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乱起,梁朝灭亡。(86)“摧直”句说,在三危山上驾车直跑,便会招致摧败。三危,古代西方山名。(87)“碎平途”句说,把九折危途当作平坦大道,走就会带来灾祸。九折,九折坂,在四川邛崃(qiong lai穷来)。(88)“荆轲”句,《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为燕太子丹入秦刺秦王。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饯行。荆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句言自己一别故国,便成永诀。(89)“苏武”句,《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出使匈奴,被强留匈奴十九年始归汉。此句喻自己被强留西魏不得南归。(90)“关山”句,汉乐府有《关山月》曲,内容多写离别感伤之情。(91)“陇水”句,汉乐府《陇头歌辞》有“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句。(92)“龟言”句,《水经注》,前秦苻坚建元十二年,高陆县百姓穿井得一乌龟,大二尺六寸。苻坚养了十六年,龟死,苻坚取其甲问吉凶,名之为客龟。太卜佐高梦龟言:“我将归江南,不遇,死于秦。”这句作者以客龟自喻。(93)“鹤讶”句,刘敬叔《异苑》说,晋太康二年冬,大雪,南州人见两只白鹤在桥下对话说:“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也。”这句把梁元帝之死比作尧死。崩,皇帝死。(94)倏(shu舒)忽,极快消逝。(95)光华,年华。(96)雪,洗除。踦(ji机),坏运气。雁门之踦,《汉书·段会宗传》,汉段会宗为沛郡守,后降职为雁门都护,继而免职,后又复职为都护。谷永为此写信劝戒他说:“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亦足以复雁门之踦。”(97)鸿陆,《易·渐卦》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句。意思是,鸿鸟飞离了陆地,远行的征人不再回头了。作者以此喻自己不能再回江南了。(98)“非淮海”句,《国语·晋语》赵简子说:“雀入海为蛤,雉入淮为蜃,鼋、鼍、鱼、鳖莫不能化。惟人不能,悲夫!”(99)“非金丹”句,《抱朴子》说:“金丹有一转至九转之法。”金丹,是古方士用金石烧炼而成的药,以为人服此药即可成仙。以上二句说,自己不能像雀蛤金丹等物那样转化。(100)“不暴骨”句,《三秦记》载,黄河水流过龙门山甚急,鱼能逆水而上去的便化为龙,上不去的“点额暴腮而返”。(101)“终低头”句,《战国策·楚策》说,善于相马的伯乐,路过马坂,有一匹拉盐车的千里马,见到伯乐就鸣叫起来。(102)谅,确实。天造昧昧,天道昏暗。(103)浑浑,糊里糊涂地生活在昏暗社会中。 〔分析〕 《小园赋》是庾信后期羁身北朝时的作品。赋文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从小园落笔,写园屋的情趣;后部分由园及情,抒写作者的乡关之思。 读者首先必须明白:庾信离开江陵去西魏,走在路上,梁朝就被西魏军灭亡了。因他文名已盛,故一到西魏,便被留下做了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等官。尔后,他的官越做越大。因此,他在北朝住的房子,自是“绿墀青琐”、“连闼洞房”的官邸。而此文中所描写的小园,可能是他休假时的一处住所,但实际情况,决不会像文中所写的那样简陋;也有可能纯出于虚拟。不管怎样,本文主要不是写实,而是表现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小园陋屋有两个特点:一是,屋室狭小简陋。茅草屋顶,泥土墙,门户像个洞,进门必须侧着身子低着头,否则门楣便会碰掉帽子撞痛头。是名副其实的仅能“容身”的“窟室”。屋中陈设,除了书和琴以外,其余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二是,屋外小园环境幽静而富有生气。走出小屋,生机盎然。榆柳扶疏,花草鲜妍,瓜果累累。蝉、雉、狸、鱼等小动物,与人共处,不惧不惊,自闲自得。如此小园,宛然是一处世外桃源,如得身处其中却也陶然自乐。 其实,这只是表面一层,它还有深的一层,那就是通过小园景物的描写,托物寓意,以反衬作者自己的心境和情思。写“数亩敝庐,寂寞人外”,正为反衬自己对现居的与显贵为邻的官邸的厌恶;写小动物的自由自在,因无知而自得其乐,正为反衬自己的不自由不自在,因有知而痛苦;写“榆柳三两行”、“花随四时”,正为反衬自己“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他喜爱这简陋的小屋,茂美的花木,多趣的小动物,希望作它们的伙伴,和它们永远相处。这是因为,它们不但给主人带来了生意和情趣,使主人能在茫茫的苦海之中得到一点精神上的慰藉和快乐。而且,从这小园陋屋的幻影中,他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巢父、壶公、管宁、嵇康等众多他所仰慕的人。而这些人之所以受他仰慕,就因为他们不但乐于清平,甘居陋屋,而且彻底摆脱了荣辱利禄的缠绕,成了不知何为痛苦而精神长乐的人。其实,庾信并不真的厌恶荣华利禄,追求隐逸清寒的生活。他对自己早年在梁朝所受的恩荣是那样地念念不忘便是例证。今天他这样厌恶自身正在享受着的荣利,是因为这荣利不是来自他的故国梁朝,而是来自敌国魏、周。因此,这样的荣利越高,他内心的痛苦便越深。由此更反衬出他思念故国之情,是何等之深。 由于主人愁苦过深,更由于这小园陋屋是在远离故国的北朝。他想到自己现居的官邸时,对这小园小屋自是无限深情;但一想到这小园小屋并不在故国时,他又感到这园中的一切是那么地无情,芳草不能使他忘忧,鲜花不能使他喜悦,鸟鸣不能给他解愁,因又感到“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情景一片凄然了。 赋文的后半部转为直接抒写其故国之思。他祖有庆余,门有通德,家有赐书,自己更身受大恩。梁朝给他庾家的恩荣,是他肝脑涂地也难报万一的。如今,梁朝“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这怎能不使他“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呢? 文写小园,实写故国之思。而这故国之思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对于这种感情,他既没有直接而具体地描写,也没有抽象地抒发议论,而是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构思了小园陋屋这一具体的场景,借助象征、反衬、比拟等多种手法,或纪史、或叙事、或写景,把自己的感情,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给读者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之感。其艺术匠心自是非同一般。 〔评说〕 倪璠《庾子山集注》:“《小园赋》者,伤其屈仕魏、周,愿为隐居而不可得也。其文既异潘岳之《闲居》,亦非仲长之《乐志》。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者也。” 许梿《六朝文絜》:“此赋前半俱从小园落想,后半以乡关之思,为哀怨之词。近人摹拟是题,一味写景赋物,失之远已。” 李调元《赋话》:“庾信《小园赋》,故园旧都之感,惓惓于怀,不似沈隐侯赋郊居,盛亏其亭榭之美,游赏之适,顿忘为家令时也。江总持修心赋,悔心忽动,有托而逃禅,亦可闵惜。但子山以出使见羁,总持以生降委贽,故词旨之显隐不同,而人品亦于此判矣。” 浦起龙《古文眉诠》:“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彼惟研揣为工,声律为协者,辞焉而已。如此篇,国难家屯,夹发双行,叙经议纬,抑扬纵扼,上可副史馆,下可具谱牒,赋未有功用若斯之盛者。尚何愧于诗人之旨乎? 即以辞论,亦所谓丽而能典,焕乎五色之成章,纷平八音之繁会者也。” 小园赋 小园赋辞赋名篇。北朝周庾信作。文载《艺文类聚》、《文苑英华》。这是庾信羁留北周、悲悼身世之作品。全文可分两部分:前半俱从小园落想,以划画“小”字为能。巢父可于一枝之上安居,壶公能在一壶之中容身,则自己又何尝不能在小园里安身呢? 心中早已不寄情于爵禄,更何况数亩敝庐之内可以避风霜,享受潘岳闲居之乐! 闲暇时亦可徘徊斗室,弹玉琴,读道经,栖迟于树林之中。后半则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词。虽身居北朝,但毕竟心系故国,譬若槁木死灰,门虽设而常关,乃学葛洪炼丹,习京房占卜,稍解寂寥。然对羁旅之人而言,虫鱼花鸟实无销忧之用,只有与老母妻子共度残生。因思念故土,常如庄舄悲吟,遥想当年家业显赫,身受皇恩,受命于宣室之中,但一夜之间山河瓦解,大盗侯景宰割天下,遂使乡关万里隔绝,令人肝肠断绝,而自己不能尽忠死节,深感羞愧,此后一生只能如驽马低头任人驱驰。本文由写隐居小园始,描述园中地形,再及四时景物,写出作者安贫乐道的心志,并逐渐透露思旧的情绪,既居北朝高官,又何能有归隐之趣? 最后以屈辱自怨终结,是一篇深挚的抒情赋。全文除少数段落五言七言混用外,其余都由工整的四六句组成,几乎句句用典,且恰到好处,代表了六朝晚期的骈俪及诗赋交融的特色,是庾信登峰造极之作。正如李元度《赋学正鹄》所评那样:“其刻划精警处,已独绝千古,后人拟作,终莫能企。且古今词人,无人从此嗽芳倾液,所以历千年而风韵犹新。” ☚ 广成颂 子虚赋 ☛ 小园赋 小园赋庾信 〔原文〕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凿坯。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琴号珠柱,书名《玉杯》。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非台。犹得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三两行,梨桃百余树。拨蒙密兮见窗,行欹斜兮得路。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草树混淆,枝格相交。山为篑覆,地有堂坳。藏狸并窟,乳鹊重巢。连珠细菌,长柄寒匏。可以疗饥,可以栖迟。崎岖兮狭室,穿漏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坐帐无鹤,支床有龟。鸟多闲暇,花随四时。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枣酸梨酢,桃榹(si)李薁(yu),落叶半床,狂花满屋。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崔骃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薄晚闲闺,老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焦麦两瓮,寒菜一畦。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 昔草滥于吹嘘,藉《文言》之庆余。门有通德,家承赐书。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百龄兮倏忽,光华兮已晚。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译文〕 如有一根树枝,巢父在其上就可得到筑巢栖息的场所;如有一个小小的空壶,壶公就有了容身寝卧的地方。更何况管宁藜茎编织的坐具,当膝处虽磨穿有了洞,然而还能端坐其上;嵇康打铁所使用的炉灶,既可取暖又可在上面睡觉。难道一定要门户相连、深邃的内室,就像东汉南阳光武帝舅父樊重的宅第?用绿漆涂饰着台阶,用青漆涂饰着门户上连环状的花纹图案,就像西汉曲阳侯王根的住所?我有几亩面积大的破旧庐舍,这里安安静静与尘世隔绝,姑且在此举行夏伏、冬腊两季祭祀,勉强能够御风寒避雪霜。住的地方即使又像晏婴居处靠近集市,但我却不像晏婴朝夕去求集市行情的利益;住的地方即使又像潘岳居处只面对着城廓,也不像潘岳牢骚不满而能对闲居生活感到满意。本无意于闲适之乐,就像黄鹤连闻露水滴声都高鸣相警戒,哪里有心思去乘卫懿公的车轩?爰居鸟从海上避风而来,本无心让臧文仲飨之以钟鼓之乐。陆机、陆云兄弟二人可以同住参佐官舍,韩康随舅至徙所,无论贵贱,永不离别,所以哪怕狭小如蜗牛之角、蚊虫眼睫毛旁,只要能够容纳自己,就满足了。 于是我在小园的地下室来回踱步,姑且像春秋时的颜阖凿开后墙逃遁而不问政事。桐叶上秋露滴落,柳条下春风吹拂,春秋代序。家有琴瑟,因弦柱有珠装饰而称其为“珠柱”,家有书,是董仲舒所写的《玉杯》。园中有棠梨树而没有如汉甘泉宫的棠梨馆,另外有酸枣但没有酸枣城的韩王望气台。还有歪斜不正的四面围墙,各长八、九丈,小园东西南北纵横有数十步宽,里面种着三两行榆树、柳树和一百多棵梨树、桃树。拨开茂密的树枝就可看见窗户,走在曲曲折折的小径上就等于找到了路。蝉因为这里有树荫隐蔽所以不惊,野鸡因为这里没有罗网捕捉所以无所惧怕。草木混杂任其所长,树上枝条交叉不加修葺。倒几筐子土便成了山,堂前洼陷地便可当作池。地下狸猫同住一洞,树上小鹊同居一巢。潮湿处细菌连生状如连贯成串的珠子,架上名叫“寒匏”的葫芦长着长长的瓜柄。可以用细菌、寒匏止饥,可以同狸猫、小鹊游息。歪歪斜斜的小屋,茅草屋顶又破又漏。屋檐下挺胸站立就会碰到檐角,妨碍带帽,门户低于眉头,妨碍平行进出。虽有坐帐,而没有三国吴人介象仙术,使白鹤集于座上,久居于此,如有寿龟支着床脚。园中鸟儿多么闲暇,花儿随着四季自开自落。然而自己的心如历陵县的久枯之树,白发如宋睢阳墨子所叹息将要染的蓬乱素丝。这不是因为夏日酷热而畏惧,也不同于因秋天景色萧杀而悲伤。 池中有一、二寸长的小鱼,山上有三、两竿竹子。云气笼罩在蓍草丛上,名叫金精的甘菊正由秋天菊花培养而成。酸枣、醋梨、山桃、山李,它们的叶子落了半个床头,它们的花瓣像狂欢似的在满屋飞舞。小园名为“野人之家”,也可称其为“愚公之谷”。虽有园门而长关闭,甘于隐遁世外,确实像没有水而能久久沉没。相识的是暮春扛锄的高士,谒访的是五月还披裘衣的隐者。求教晋代葛洪著述中关于养生方药的性能,探讨汉代京房著述《周易集林》的占卜之术。望着忘忧草而无忘忧之意,看着长乐花也无心长乐。鸟儿为什么要远离密林去追逐酒食呢?鱼儿为什么要跃出深渊去听琴呢?失其故性,非我所愿。 加上北方与南方寒暑节令不同,更违背了我的生活习性。东汉崔骃因郁郁不乐而早死,三国时魏人吴质只得以长期忧愁来抵病。用住宅四角的埋石来镇住鬼神作祟,压治山中精怪需要用镜子照出其原形。多次像越人庄舄病中吟出越声,流露出怀念旧乡之情,有过几回因思念故国而神志近于昏迷,像春秋时魏武子命令其子魏颗时的垂死昏乱状态。到了傍晚,在静谧、空荡的居室内,一家老幼互相照顾;儿子头发蓬乱像东汉隐士王霸的儿子,妻子髻形如椎像东汉梁鸿的妻子。家中所有,只是两瓮陈旧麦子,一畦暗绿色的蔬菜。风呼呼吹得树直摇晃,天空暗淡,乌云低垂。鸟雀聚集在空仓上,因无食可觅而喳喳噪叫,俗称“懒妇”的蟋蟀因受惊而像蝉一样地不断鸣叫。 过去在梁朝时自己本是草莽之人,能受禄位,纯属滥竽充数,全凭借着前辈的恩泽,像《周易·乾卦·文言》所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祖辈德高望重,令人敬仰,有似孔融为郑玄树“通德门”,父辈才华横溢,备受恩宠,有如班嗣、班彪兄弟,家有君王所赐的书册。自己官居侍从,有时陪太子在如汉玄武阙那样的宫阙,时常出入像汉凤凰殿那样的宫殿。受重用像贾谊被召在汉斋宫见汉文帝正接受进献的祭肉,又像扬雄侍从汉成帝时作《长杨赋》在皇帝的值宿处。然而后来却逢如山岳崩裂河川干竭的国家丧乱,疆域支离如冰块破碎、瓦片破裂,窃国大盗侯景作乱,梁元帝迁移国都江陵,长离星永远消失了光芒,梁朝国运不再复兴。在高耸甚危的三危山上,如驱马直前,马缰绳都会折断,在曲折险峻的九折坂前,若如行坦途,就必然遭致惨重的挫败。荆轲入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苏武归国与李陵诀别,李陵有“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的诗句相送。仰望关山,只觉得清风明月也呈现出凄怆之色,俯听陇水呜咽,令人悲痛得肝肠欲绝。前秦苻坚时曾有客龟托梦,言其殒命北地寒冷,思归江南,晋太康时二白鹤惊奇雪大,说今年此寒不减尧帝崩驾之年。人的一生瞬息即逝,转眼年华已入垂暮晚期。不去洗雪如汉段会宗免掉雁门太守那样的耻辱,首先忧虑的是自己如鸿雁从陆上起飞,越飞越远,不能再回故乡。叹自己不能如雀、雉入淮海就变为异物,也不能像金丹在炼炉中得以转化,更不能如不登龙门的江海之鱼点额暴腮而还,终于像驾盐车的骐骥在上坡的道上低首屈节遭受凌辱。实在可叹呀,天道昏暗!实在可悲呀,人民浑浑噩噩! 〔评介〕 《小园赋》与《哀江南赋》一样,是庾信后期作品,在这篇赋中也提到侯景作乱,元帝迁都江陵,梁王朝旋即灭亡之事:“大盗潜移,长离永灭”,与《哀江南赋》的“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同一意思。这个使作者及其祖国命运发生巨变的“太清之乱”,作者一辈子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梁迁都不久,西魏便攻陷江陵,奉命聘于西魏的庾信被羁留长安,从此被迫仕于西魏、北周,怀念故国之痛,屈身仕异邦之耻,伴随了他的后半生。作者在赋中叹息道:“百龄兮倏忽,光华兮已晚”,据此推断此篇是其暮年所作,也就是在仕北周时所作。 庾信在北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义城县侯,待遇优厚,不会过着“焦麦两瓮,寒菜一畦”的生活,也不可能住着如此狭小破漏的居室:“崎岖兮狭室,穿漏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作者所以虚构出一个简陋的“小园”,寓意在企求解脱追怀故国思痛与仕北的惭耻,而甘心于贫穷潦倒,可见作者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不堪! 此赋构思奇巧,摆脱寻常蹊径,出人意表,开篇第一段,竟没有对小园重笔铺陈,而是主要写作者心目中的居所标准。对于一个丧失了祖国的人来说,天下虽大,已无自己安身立命之地,于是作者倒羡慕起巢父之枝、壶公之壶、管宁藜床、嵇康锻灶,哪怕是“蜗角蚊睫”之处,只要能安心栖身就可以了。亡国之人哪里还有心于重楼高阁、荣华富贵?正如黄鹤“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鸟“本无情于钟鼓”,因此北朝的优遇,实属违背作者意愿。他只希望“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既不存晏婴逐功近利之心,也没有潘岳宦海沉沦的苦闷,能远避尘世而安静了却残生,就算给淌血的心灵一点慰藉。 第二、三段描写小园景致。作者紧紧扣住园“小”的特征,极力铺叙,努力在“小”景之中显出遁世的无限乐趣来。如“山为篑覆,地有堂坳。藏狸并窟,乳鹊重巢。”一堆土作山,一坑洼为池,狭小无比,连狸猫、小鹊都感到逼仄拥挤,然而作者在这个小天地里,“可以疗饥,可以栖迟”,还能“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小园描绘得越美,乐趣显示得越浓,越衬出作者所处现实生活的险恶、污秽和作者对远离屈辱生活的向往追求。然而在每段结尾处,作者偏又插入与景、趣很不协调的心情表白:“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作者明白,脱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一时可以幻构,而在现实之中却一刻也不能存在,纵使有这么个“小园”,“可以疗饥,可以栖迟”,然而又怎么能治愈那颗伤痕累累的悲国之心呢?所以一时的乐趣,只不过是一时的自我麻醉罢了。渺茫的追求产生于绝望,自我麻醉意味着有更不堪忍受的痛苦。 如果说前面偏重写幻中之虚,从第四段便转入写实,首先写作者精神生活的痛苦现实。“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明指北方气候不适自己习性,暗指羁縻异国与爱国本性相违。作者求归不得,求死不成,只能“以不乐损年”,“以长愁养病”,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折磨,尽管如此,作者在病态之中仍像庄舄作怀念故国之吟,在昏迷之中仍不忘思归江南。一家老幼也都能鄙弃荣禄,甘于清贫,为保持节操而不随俗流。“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渲染出作者一家所处的那种黑暗、压抑的环境氛围,末句以雀、虫自况:“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鸣。”对处境的险恶深感忧虑,充满了无可奈何的哀愁。 最后一段追思往昔,回顾作者荣耀的家世和自己非凡的才华:“门有通德,家承赐书。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作者不是痛惜失去了往昔的恩宠,在北朝他同样很通显,他痛惜的是失去了为其依赖的祖国;作者不是惋惜失去了发挥才华的机会,在北朝他的文才更受尊重,他叹息的是失去了愿意为之效力的祖国。作者把家庭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道出了所有亡国者的悲国感受。“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或生或死,庾信的心永远属于他的故国,这种执着的爱国精神,正是这篇赋能扣人心弦之所在。作者羁留难归,每日吞咽覥颜仕北的痛苦,已到垂暮之年,仍无可奈何,只好远望当归,长歌当哭。所见,无不笼罩着悲色,所闻,无不颠动着悲音:“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可谓卒章显志,彻底披露了思念故国的悲怆。然而这种日夜萦绕心头的“乡关之思”谁能给予理解呢?上天昏昧不可问,生民浑噩无知觉,怨天尤人,茫然无及,作者以“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作结,把悲愤、绝望之情推到了高峰。 《小园赋》体现了庾信后期的创作特色。庾信前期的诗赋,代表着齐梁绮艳浮华的文风,太清之乱后,他逐渐摆脱了“绮艳”而代之以“清新”,究其变化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活与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审美观与艺术追求也随之起了大变化。清人陈沆说得好:“使其终处清朝,致身通显,不过黼黻雍容,赓和绮艳,遇合虽极恩荣,文章安能命世?而乃荆、吴倾覆,关塞流离,家国俱亡,身世如梦。冰蘖之阅既深,艳冶之情顿尽。”(《诗比兴笺》卷二)亡国的真挚、悲慨感情代替了往昔陶醉声色又以绮艳华靡词藻掩饰的矫揉造作之情,产生了与悲国感情相一致的清新沉郁的艺术风格。这篇《小园赋》字字是作者内心进发出来的“危苦之词”,句句都被作者悲国血泪所浸渍,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那个血与泪的苦难社会现实。文学作品具备了这种“风骨”,便具备了震撼读者心灵的巨大艺术魅力。 赋的前半部分侧重描写小园景致,遣词造句清新爽目,如“鸟多闲暇,花随四时”、“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落叶半床,狂花满屋”,都是苦心锻炼出的朴素清新的精粹词句,形象鲜明、生动、对仗精工、圆熟,音韵铿锵、和谐,一扫过去浓艳的陈词滥调。后半部分侧重抒怀,读来抑郁悲怆。全赋把状景与抒怀融成一片,使虚实相生、疏密相间,更好地体现出清新沉郁的艺术特点。 庾信能灵活运用对仗、排偶、用典等形式,为其“乡关之思”的主题服务,但仍有词藻过于秾丽、用典过多的缺点。这篇《小园赋》组织进那么多的典事掌故,不免显得有点奥涩。有些典故运用得也并非贴切、自然,使赋时有呆板凝滞之处,这说明作者在艺术风格转型时仍保留了旧日风格的少量残余。 ☚ 哀江南赋 枯树赋 ☛ 小园赋 《小园赋》北朝庾信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有关家居、田园的作品,多半以闲适之情出之,如潘岳的《闲居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谢灵运的《山居赋》等,但此赋读来却全无轻松之感,相反,凄怆之情直透纸背。究其原因,完全是作者的主观心境使然。此时的作者正淹留北地,亡国后的孤寂与痛苦给他眼中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黯淡的色彩,因此,虽有芳草,却“无忘忧之意”,虽有鲜花,但“无长乐之心”,他甚至还发出了这样的问语:“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鱼鸟无情,自然不能理解他的心境,读之令人泣下。文章的末段尤为感人至深,作者说:大错已给铸成,即使身落淮海,也难以脱胎换骨,罪孽深重,更非金丹可以逆转,因此只有在昏昧中度过寂寞的一生。一切愤慨、忏悔、悲哀、皆包含在这无情的自我诅咒中。 ☚ 伤心赋 哀江南赋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