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润腔腔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润腔腔格

润腔腔格

昆曲南北曲在唱曲行腔中特有的润腔方式,是字音与工尺技巧性的结合,既求字正腔圆,更求美听悦耳。王季烈《螾庐曲谈》卷一“论度曲”云:“口法中,俗有所谓掇、叠、擞、霍者……”即古传之润腔方式。此法流传至今有二十馀种之多,兹扼要介绍主要的几种。一、带腔:唱前音在稍顿之后的延续之中带出一个短促的音,再继唱下一个音。在工尺左下角有符号“”表示,译简谱用顿逗号“,”,或短音值休止符。 如“闲”字唱 上尺·尺·上 (1 2或),带出本音在本音后加小点,亦可带出他音,与下音衔接。此腔须轻轻带过,不可重滞。二、掇腔:唱一音时稍加顿逗而唱作二音,防尾音上扬而变字音。用贴近其音后加小点表示。如“家”字唱上尺上四·合(),此腔多用于平声字,亦可用于上声、去声作装饰音,须发声灵活,唱得轻松。三、叠腔:于平、上、去三声的字腔中可用叠腔,在两工尺中间加小点,一般唱两拍三工尺,前拍二音同工尺,后拍一音另一个工尺。如“如”字唱上尺·(∨), 其·即为两拍三工尺。亦有两拍四工尺,如“簪”字唱尺·上; 一拍三工尺,如“宝”字唱。以上为两叠腔,又有三叠腔和四叠腔,唱成悠慢长腔。唱此腔用落腮腔,行腔如微波荡漾,潇洒飘逸。四、擞腔:为使腔宛转动听,在一个工尺下面另加三个工尺摇曳其音,即古人所谓“迟其声以媚之”。其腔符号是“”。如“院”字唱 四上尺上四,其中“尺”则唱作尺工尺尺 ()。 擞腔第一音必高本音一音,后二音必连用本音。此腔须颤动面颊和下巴,故又叫颤腔或嗽腔。五、豁腔:多用在去声字,于出口第一音后加后倚音,符号是“√”,写在工尺右下角。阳去字豁腔须比前音高二音,比后音高一音,叫“上二退一”。如“淡”字唱五();阴去字豁腔比前音高一音,比后音高二音,叫“上一退二”。如“遍”字唱上四()。北曲入作去声亦可用豁腔。唱此腔须唱弱唱虚忌实。此腔又名袅腔,俗称豁头。六、嚯腔:腔多或过于板滞,为使灵活,故意少唱一个音。如腔格为唱时其“五”(6)音被吞掉不出声,俗称“吞字法”。唱四个工尺的腔,一般其第三个工尺用嚯腔。凡上声字出口后的落腔也是嚯腔,故又名落腔。七、𠳾腔:因上声字和阳平声浊音,其腔由低而高,于是在腔头第一音前先冒高几度(加前倚音),再滑到本音。这个前倚音便是晖腔。工尺谱中没有符号,译简谱须增入。如“宝”字(腔见前例)唱第一音“四”(6)时用晖腔,唱作,出口用力喷出,俗称“吐字法”。 然出口后须虚唱,其音仿佛从远空飘坠而来,轻灵悦耳,时值不过半眼即回本音,忌唱实。以上润腔方式大多与字音有关,但在运用时不仅要讲究咬字、发音、音量、力度、吞吐、虚实之法,更要与戏情、曲情结合,才能使润腔技巧出声情之美。

☚ 入声字腔格   带腔 ☛
000070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