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沫三4403名唾沫。西南官话。湖北天门〖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口 > 唾 > 涎沫 涎沫 xiánmò 亦稱“涎滴”。口中津涎,口水。唐·杜甫《黄魚》詩:“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龍鱗。”《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訴冤》:“焦氏照面一口涎沫,道:‘啐! 青天白日這樣亂説。’”清·黄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上》:“口脗兩角暨胸前有涎滴。” 唾液 唾液唾(唾沫;唾涎;唾津;口唾) 沫(口沫) 涎(涎水;涎沫;涎吐;涎唾;涎滴;粘涎;清涎;邪涎;口涎) 津(津液;津沫;津唾;云津;芳津) 泽(口泽) 涶 口液口水 神水 玄泉 滋液 灵液 金醴 道教指人的唾液:灵泉 因食欲而口中分泌的液体:馋涎(~欲滴) 鱼或龙类的涎沫:漦 残留的唾液:余沣 残剩的唾沫:余唾 发黏的唾液:黏沬
另见:口腔 分泌 湿润 ☚ 唾、涕、泪、血 鼻涕 ☛ 00005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