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消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消息xiāo xī

❶消长,盛衰。李涉《咏古》: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
❷音信。齐己《怀从弟》:兄弟断消息,山川长路歧。李商隐《圣女祠》: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
❸征兆,开始出现的迹象。李商隐《隋宫守岁》: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消息xiāo xī

消歇止息。齐己《静坐》:如斯自消息,合是个闲僧。

消息

❶消,滅;息,生。《文選》賈誼《鵩鳥賦》:“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
❷引申爲隱現。枚乘《七發》:“從容猗靡,消息陽陰。”
❸喻盛衰禍福。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❹猶言休息。班固《竹扇賦》:“來風辟暑致清涼,安體定神達消息。”

消息

消息

丁图著。1948年10月上海南极出版社初版。南极文丛第2辑。收《消息》、《我有一支歌》等诗15首。

☚ 诅咒之歌   控诉 ☛
消息

消息

即《永遇乐》。宋晁补之有词自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调名作《消息》。见《晁氏琴趣外篇》。按“过腔”即转调,盖《永遇乐》在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此转为越调。

☚ 酒泉子   海月谣 ☛

消息

度雁门关

千里重关,凭谁踏遍,雁衔芦处?乱水滹沱,层霄冰雪,鸟道连勾注。画角吹愁,黄沙拂面,犹有行人来去。问长途,斜阳瘦马,又穿入,离亭树。

猿臂将军,鸦儿节度,说尽英雄难据。窃国真王,论功醉尉,世事都如许。有限春衣,无多山店,酹酒徒成虚语。垂杨老,东风不管,雨丝烟絮。

雁门关在山西代县北部,为长城要口之一。两山夹峙,形势雄伟。古时重兵戍守,向为征战之地。康熙三年(1664)九月,朱彝尊北上大同,在他的同乡先辈、时任山西按察司副使曹溶处为幕友。次年二月,随同曹溶西出雁门关。秋,再度雁门关至太原。这首词即是二月间初度雁门时写的。

《消息》本名《永遇乐》,宋晁补之词改名《消息》。此词上片写了雁门关的关势雄峻,也写了它的陈迹荒京。关势雄峻的山川赋予和历史造就的,陈迹荒凉则反映了时代变迁与人世沧桑。这种昔日雄名与今日衰败对比强烈而又并存共容的景象,正是千年古关经过历史沉淀后的特有风貌。上片起笔“千里重关”,一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之“千古江山”,发调揭响,语可镇纸。朱彝尊作词宗尚南宋的姜夔与张炎。集中有《水调歌头》。“送钮玉樵宰项城”一词,自谓“吾最爱姜(夔) 史 (邦卿) ,君亦厌辛 (弃疾)刘(过)”,对辛词有所不满。但是朱彝尊游历幽并的一些词,却格调遒上,时有变徵之音,可以说“歌词微近稼轩风”了。这首跃马雁门关的《消息》,就是一个具体的例证。按《代州志》谓: “雁门山岭高峻,鸟飞不过。惟有一缺,雁来往向此中过,号雁门。山中多鹰。雁至此皆相待,两两随行,衔芦一枝,鹰惧芦,不敢捉。”又《古今注》谓,归雁“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人虞人(猎者)所获,每衔芦数寸,以避矰缴。” “凭谁踏遍,雁衔芦处” 二句,即借上述故实与传说,极言雁门山的险峻高危,人迹罕度。凭谁,仗谁。“凭谁踏遍”,犹云无人踏遍。只有雁飞能过。但以问句出之,悠悠发问,加强了语调力度和历史涵量。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县,流经雁门东南。“乱水滹沱”,指其横流乱注。雁门山一名勾注,以山形勾转,水势注流而得名。“鸟道连勾注”,指其山势高峻。上有重霄冰雪,下有滹沱乱流,展开了寒天雪野、山岩峭拔的雁门关的立体全景,画面已经呈露出一片荒寒之意。接着便转入千年古关的今日荒寒景象。“画角吹愁,黄沙拂面”,依然为边关的萧瑟气氛。“犹有行人来去”,则维系今古,传达了雁门关这个古代陈迹上的当代信息。而眼前的斜阳瘦马、长途离亭,除了暗寓雁门关的昔盛今衰,还表达了词人意味深长的历史感喟。盘旋崎岖的雁门古道,本身就象一部古老而漫长的历史。它在历经沧桑巨变中失落了原有的雄姿与风采,但行人犹艰难跋涉于风沙扑面的茫茫征途上,运行不息,走向杳无尽头的苍茫之中。朱彝尊此词上片突出雁门关的雄峻与荒凉,两者的色调是统一的。这种历史感喟即是激荡其中的感情潜流。

下片进而怀古。猿臂将军即西汉名将李广,李广臂长如猿,伸展自如,天性善射。他曾为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皆以力战闻名。元光六年(前129),他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因罪贬为庶人。居蓝田南山时,以夜行遭到霸陵醉尉的呵责。见《史记·李将军列传》。鸦儿节度指晚唐藩镇李克用。李克用,少骁勇,军中号曰“李鸦儿”。中和元年(881),任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故戏称曰“鸦儿节度”。乾宁二年(895 ),李克用以讨李茂贞为名,进兵直至长安渭桥,唐昭宗因而出奔南山。此后李克用破王长渝,入邠州,唐昭宗遂封李克用为晋王。按《庄子·胠箧》篇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韩信平齐后,求为假王。刘邦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遂封韩信为齐王。朱彝尊用上述两个典故合成“窃国真王”一词,用于沙陀首领李克用身上,褒贬得当,入木三分。李克用死后,葬于雁门。朱彝尊同时有《满庭芳·李晋王墓下作》,也称许“独眼龙飞,鸦儿军至,百战真是英雄”。与雁门关有关的历代战将,可谓“说尽英雄难据”,何止李广、李克用二人。但朱彝尊这里提到他们,一是李广、李克用二人威名最著,二是“猿臂将军”正好与“鸦儿节度”组成一付天然巧对。就连“窃国真王”、“论功醉尉”一联,经过词人的巧妙运思,同样属对工稳,寓意深切。这在词人感叹“世事都如许”的怆然怀古之余,还带有一点幽默的成分和别致的雅趣,读者不禁为之莞尔赞赏。“有限春衣,无多山店”一联,亦吐属清雅,辞味醇厚。时值二月,北地春晚,严寒未退,雪意犹浓。不说雁门关的初春奇寒难禁,而只说自己春衣有限,显得思深而语曲,言下即有“春寒料峭客衣单”之意,与上片的“层霄冰雪”暗相照应。“无多山店”也要深一层去理解,意思是说关路荒凉,无酒可沽。而登关则不能畅饮,怀古则无以酹酒,客程寂寞,旅况萧条之意,尽在其中。这一联意在表达冲寒过关、情绪索寞之状,但语意含蓄,令人咀嚼。姜夔诗词,常重句法,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云:“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 “有限春衣”一韵,大体上合乎这个标准,有白石句法意度。歇拍“垂杨老,东风不管,雨丝烟絮”,在古柳傍道、烟雨迷蒙中告别了雁门关,以景语作结,情意不尽。不过有一点须略作说明,“垂杨老”并非说春光将逝。这种理解与全词时令不合。词人在这里是感叹古道两旁的杨柳同衰落的雁门关一样,绵历岁月之后已经枯枝衰叶,尽管东风拂煦也难以萌发新枝,重展鹅黄嫩绿了。这同唐时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机抒差同。只是王之涣意谓玉门关地域遥远,朱彝尊则意谓雁门关年代久远,彼此的着眼点有所区别。


传闻,消息的意思|造句|区别和辨析,传闻,消息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传闻,消息


 【同】 都可作名词;都有关于某方面的情况的意思;都可受数量短语修饰。
【异】 “传闻”侧重指辗转听到的关于某方面的情况,不一定是事实;事情可大可小,多是小事,但不一定是最近发生的;用于书面语。除作名词外,还可作动词,指辗转听到,例如:“传闻他已经出国了,不知是否属实”;“消息”没有这种用法。[例]此系~,不足信。“消息”可指通过电讯、简讯等形式所作的简短报道,多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一般要求标明发报道者的名称和具体时间,以证明报道的真实性;也可指音信,表示人的行踪或事物的变动情况;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只能作名词。[例]今天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发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的~。
  • 上一篇:传授,教授
  • 下一篇:串通,沟通

“消息”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消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情况、新闻、音讯等,都是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消息”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的并列。

“消”指“消失”。“息”指“生长”。本义为一消一长(zhǎng),相互更替,也就是变化的意思。“消息”一词出自《易经·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太阳到了中午就要向西偏斜,月亮到圆满之时就要出现缺损,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一盈一虚,都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何况是人呢?《庄子·秋水》云:“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这里“消息”与“盈虚”并用意同,讲时间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赶也赶不走,留也留不住;似乎是消失了,但又出现了;刚刚圆满,紧接着就是缺损;好像是到了尽头,谁知又立刻重新开始。

这个表示变化的意思再加以引申,就是变通、节度、调整等。《颜氏家训·书证》篇曰:“考校是非,特须消息。”此言文字有正俗,应当调节变通,不能过于拘执。《北齐书·祖珽传》:“边境消息,处分兵马,赵令尝与吾等参论之。”这里的“消息”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谓新闻之类,而是与“处分”同义,指对边境事务的调度与安排。

更有意思的是,控制机关的枢纽也叫“消息”,因为一开一关,这个枢纽推进还是退出有所变化,所以枢纽的作用就在调度、节制,而这正是“消息”本义的引申。《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醉酒的刘姥姥撞进了“迷魂阵”中,怎么也出不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因为“其力巧合”,所以“消息”才被撞到合适的位置,正好开了。

由此,人们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把它们的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也就是新闻。


消息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造句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小学生词语 >

消息

消息的意思,消息的近义词,消息的反义词,消息的造句

音信。

[近义]音信 音讯 信息

[造句]自从他离开家乡,就再也没了消息。

消息的意思,消息的近義詞,消息的反義詞,消息的造句

音信。

[近義]音信 音訊 信息

[造句]自從他離開傢鄉,就再也沒瞭消息。

Xiao Xi De Yi Sai ,Xiao Xi De Jin Yi Ci ,Xiao Xi De Fan Yi Ci ,Xiao Xi De Zao Gou

Yin Xin 。

[Jin Yi ]Yin Xin Yin Xun Xin Xi

[Zao Gou ]Zi Cong Ta Li Kai Jia Xiang ,Jiu Zai Ye Mei Le Xiao Xi 。

  • 上一篇:消灭
  • 下一篇:洪亮
消息

消息xiāo xī

踪迹。田为《念奴娇》:“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下片)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2—813)

☚ 消停   消详 ☛

消息xiāo xī

一消一长,互为更替,指盛衰,消长。李涉《咏古》:“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

消息xiao1xi2

(名)物件上暗藏的简单的机械装置,一触动就能牵动其它部分。

消息ɕiau55ɕi21xiao55xi21

物件上暗藏的机关。触动时可能牵动其他部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消息儿踏着泛。”岳伯川《铁拐李》楔子: “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镬内钱财我敢拿。”《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忽听见晴雯如此说,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

消息5101物件上暗藏的简单的机械装置,一触动能牵动其他部分。东北官话。东北〖〗。听说地洞里装上了~。北京官话。北京〖 〗。《红楼梦》第四一回:「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冀鲁官话。河北东部〖 〗。别乱摸,碰上了~儿可不是玩的!胶辽官话。山东牟平〖〗。中原官话。河南南阳。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 〗。◈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若将军一脚到京畿。但踏着~儿你可也便身亏。」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火炕里~我敢踏,油镬内钱财我敢拿。」《水浒传》第四七回:「这厮也好大胆,独自一个来做细作…却不认这路,只拣大路走了,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弯抹角的~。」耳挖子;耳捻子。北京官话。北京〖〗。闽语。福建厦门〖siau44 sit32〗。蝉。冀鲁官话。山东利津〖〗。

消息xiāoxī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情况、新闻、音讯等,都是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消息”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的并列。
“消”指“消失”。“息”指“生长”。本义为一消一长(zhǎng),相互更替,也就是变化的意思。“消息”一词出自《易经·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太阳到了中午就要向西偏斜,月亮到圆满之时就要出现缺损,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一盈一虚,都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何况是人呢?《庄子·秋水》云:“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这里“消息”与“盈虚”并用意同,讲时间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赶也赶不走,留也留不住;似乎是消失了,但又出现了;刚刚圆满,紧接着就是缺损;好像是到了尽头,谁知又立刻重新开始。
这个表示变化的意思再加以引申,就是变通、节度、调整等。《颜氏家训·书证》篇曰:“考校是非,特须消息。”此言文字有正俗,应当调节变通,不能过于拘执。《北齐书·祖珽传》:“边境消息,处分兵马,赵令尝与吾等参论之。”这里的“消息”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谓新闻之类,而是与“处分”同义,指对边境事务的调度与安排。
更有意思的是,控制机关的枢纽也叫“消息”,因为一开一关,这个枢纽推进还是退出有所变化,所以枢纽的作用就在调度、节制,而这正是“消息”本义的引申。《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醉酒的刘姥姥撞进了“迷魂阵”中,怎么也出不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因为“其力巧合”,所以“消息”才被撞到合适的位置,正好开了。
由此,人们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把它们的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也就是新闻。

传闻;消息chuánwén xiāo·xi

【同】 都可作名词;都有关于某方面的情况的意思;都可受数量短语修饰。
【异】 “传闻”侧重指辗转听到的关于某方面的情况,不一定是事实;事情可大可小,多是小事,但不一定是最近发生的;用于书面语。除作名词外,还可作动词,指辗转听到,例如:“传闻他已经出国了,不知是否属实”;“消息”没有这种用法。[例]此系~,不足信。“消息”可指通过电讯、简讯等形式所作的简短报道,多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一般要求标明发报道者的名称和具体时间,以证明报道的真实性;也可指音信,表示人的行踪或事物的变动情况;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只能作名词。[例]今天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发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的~。

消息xiāoxi

❶音信
 △ 好~。
❷新闻体裁的一种,以简要的形式,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重要事情。
【同】新闻

消息xiāoxi

❶ 〈名〉音信:等消息︱没有消息。
【同义】回音︱音信。
❷ 〈名〉一种新闻体裁:据新华社消息。
【同义】新闻︱信息。
【辨析】“消息”和“新闻”:“消息”是用语言文字所作的简单报道,是新闻文体之一;“新闻”包括消息,也包括其他文体,如通讯、特写等。

消息xiāoxi

音信。特指关于人或事的新闻报道。
【组词】一条消息︱参考消息︱消息传来︱本地消息︱最新消息
【例句】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 一天下午,张指导员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近义】音信︱信息︱报导︱报道︱新闻

消息xiao·xi

❶新闻用语。指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这条~登在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上|这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发来的~|广播电台报道了这家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
❷音信:他出国以后,我一直没有他的~|这事儿一有了~我就告诉你|究竟什么时候动身,我也没有得到~。

消息

(同)新闻 音讯 音信

消息1xiāo·xī

❶音信:黛玉不时遣雪雁来探~,这边事务尽知。(五七·1345)
❷头绪;眉目: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俐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不想今儿才有些~,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红玉)心内早灰了一半。(二四·554)


消息2xiāo·xī

器物上的机括装置: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四一·951)忽听晴雯如此说,(宝玉)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五一·1191)

消息xiāo xī

一种新闻体裁,以简要的形式及时报道人或事物的情况。1899年《清议报》七册《北京消息》:“接北京消息,称光绪皇帝病势加重。”1905年8月26日伍廷芳《致上海〈字林西报〉函》:“编辑先生: 贵报于本月七日刊出陈霭亭先生逝世的消息,并略记其生平,惊悉之余,备感悲痛。”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文化、生活部 > 其他 > 消息
消息  xiāoxì

機關上的樞紐。元·岳伯川《鐵拐李·楔子》:“火坑裏消息我敢踏,油鑊内錢財我敢拿。”《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不意劉老老亂摸之間,其力巧合,便撞開了消息,掩過鏡子,露出門來。”

消息

消息

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新闻体裁。是报纸的主要文体。通常都有电头或“本报讯”,由导语、主体等部分组成,“倒金字塔”式结构为基本结构。又称新闻 (狭义新闻即称消息,参见该条)。
按形式可分为: 长消息与短消息、动态消息与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特写消息等。按性质可分为:事件消息与非事件消息。按内容可分为: 经济消息、人物消息、会议消息、经验消息、社会消息。按行业可分为: 工业消息、农业消息、文教消息、科技消息、军事消息等。
电报传递的消息称为电讯,特别简短的称为简讯、零讯或简明新闻。
消息的作用有: 及时传达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任务; 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教育和鼓舞广大群众; 为各方面沟通情况,介绍经验,指导实际工作; 传播各种知识,提高受众的文化科学水平,丰富人民生活; 批评各种不正之风,在对敌斗争中揭露敌人、打击敌人。
消息的写作要求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它与通讯合称新闻报道的两大文体。但两者在写作上又存在很大区别: 从篇幅看,通讯要求比较完整、细致地报道人物活动或事件的全过程,篇幅一般较长,而消息是一事一报,篇幅简短,一般在四五百字以内; 从内容看,通讯侧重报道人物,而消息侧重报道事件; 从时间性看,消息比通讯更强调迅速及时,同一题材的报道,往往先报消息,后报通讯;从表现手法看,通讯灵活多变,常将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综合运用,语言也富有文学色彩,而消息则以叙述为主,夹有少量的描写和议论,语言精炼概括。

☚ 新闻写作   动态新闻 ☛

消息xiāo xī

〖动词〗
消减,增长,变化,转化(4)。《尊经阁记》: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则谓之《易》。——拿这种观点讲那些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的,就叫做《易》。《尊经阁记》: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因此,《易》是记录我们心中的矛盾变化的。《尊经阁记》: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这种从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一直到真假、邪正的区别,是同一的东西。

停止3

停止3

停(停息;停缀;停辍;停罢;停断;停绝;停歇;停寝;停顿;消停) 匽 偃(偃息;偃戢) 止(止止;止歇;止住;止息;止泊;止艮;止驻;休止;引止;中止;终止;为~;截~;缀止;磨止)休(休已;休歇) 罢(罢止;寝罢) 辍(辍休;辍已) 住(住罢)已 卒 定(定止) 凝(凝止;凝绝) 济(大风~) 解(解已;解息;解休;解止;解舍;难~难分) 艾(方兴未~) 弥 弭 息(息止;息停;~事;~怒;省息;消息;隐息;讫息;归息;谧息;镇息) 歇(歇绝;歇落;销歇;消歇;间歇;顿歇;衰歇) 阕 落(话音刚~) 疑 居(岁月不~)寝(寝息;寝废;其议遂~) 底极穷尽 竟已 讫竟 落脚 盬滞 迟顿
风势、纷乱等停止:平息
消歇停止:销偃
结束,停止:闭(~经)
间断,停止:间歇 闲息 隔顿
穷尽,终止:穷了
衰而止息:衰息
衰减而止息:衰止
无止息:靡盬
永远终止:永终
(事物自己停止:停止)

☚ 不动1   重量 ☛

休息

休息

休(休舍;休偃;休憩;公~;罢休;病~;燕休;偃休;逸休) 息(息力;息休;息歇;息气;息偃;息宴;止息;安息;归息;苏息;消息;晏息;宴息;奄息;将息;解息;燕息;闲息;食息) 歇(歇乏;歇息;歇憩;歇马;歇身;歇鞍;气歇;停歇) 愒(愒息) 居(起~) 憩(憩止;憩休;憩偃;憩息;憩歇;憩泊;止憩)消停 即安 解卸 泽燕 燕闲 闲燕
停留休息:栖憩 顿息
 停止行动而休息:停歇 驻息 消停
停顿休息:顿息
停歇,休息:安税
吃饭休息:食息
午间休息:歇午 歇中
 午饭后休息:歇晌 午休 中休
晚间休息:晚憩 歇晚
公余休息:燕寝
中途停息:中止
游览休息:游憩
 旅途休息:旅憩
 旅途中休息饮食:打尖
游乐休息:玩憩
安静地休息:静养 静息
 使身体静息:静体
暂时休息:假憩
短暂休息:小歇 小憩 小休 少息 喙息 歇气 稍事休息
 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喘息(~之机)歇歇
长期休息:长休(长休告)
安定休息:宁息
整顿休息:整息
(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休息)

另见:停留 停止1 休养 不做事 睡觉 ︱工作

☚ 休息   休息方式 ☛

征兆

征兆

兆(~头;~相;眹~;朕~;形~;迹~) 占 衅(~兆) 魄(~兆) 主(早露~雨) 符(~兆;~祥) 象(~表;征~) 候(征~) 消息 朕迹 形证
机微,征兆:兆朕
迹象,征兆:象兆
受命之征兆:云火
文运之兆:魁星踢斗
表露出来的迹象:
事物最初显露出来的苗头或征兆:几微之先
长寿之征:鲵齿 鲵鲐
万物变化的迹兆:万微
事物的征兆:微渐
事物变化的征兆:黄犀 机道 机符
某种现象出现前的征兆:信号
腐朽事物行将灭亡的信号:丧钟
梦中出现的征兆:梦兆 梦征 梦谶 梦迴阴候
卜筮的征兆:兆数
龟卜所得之兆:龟言
龟卜显现的征兆:龟象 龟兆
有灵应的龟兆:灵龟
显露的征兆:符表
外露的征候:外候
大自然显露的征兆:干端坤倪
神灵暗示的征兆:冥征 冥谶
上天显示与人事相应的征兆:符应
天神显示给人的征兆、启示:符(~兆)
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命
上天的符命:灵符
发生变异的征兆:雉雊 雊雉 雊鸣
发生变异的征兆、迹象:飞牡
吉凶灾变的征兆:灾祥
清醒时看到的征兆:阳占
应验的征兆:应兆
微小的征兆:微兆
奇异的征兆:征怪 珍怪
危险的征兆:险象 险征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

另见:象征 迹象 吉祥 吉庆 生育 灾害

☚ 征兆   预兆 ☛

消息/各种消息/各种程度的消息/好消息/坏的消息/不确切的消息/没有消息

☚ 情况变化   消息 ☛

消息

消息

息(息耗;息秏;音息;销息) 声(声气;声息) 讯(讯息) 闻(知闻;新~;传~) 风(风汛;风信;风息;风期;风路;通~;闻~而至) 耗(耗问;音耗) 线索探侦(~一闻) 音译
音信消息:音(音信;音尘) 讯息 风信信息
风声,消息:风色
消息灵通:耳目长
消息来得快:通灵 灵通
信息灵通:坐知千里
消息迅速传开:不翼而飞 无翼而飞 不胫而走 不胫而驰 不胫以走 无胫而走 无胫而趋 无胫而行 毋翼而飞 一传十,十传百
(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消息)

另见:音信 情况 传播 打听

☚ 消息   各种消息 ☛

兴衰

兴衰

盛衰 隆替 隆弊 隆窳 隆败 隆污 夷隆 兴替 兴废 举衰 浮沉 起伏 升降 消长 消息 消涨 枯荣 荣庵 荣落 荣瘁 荣歇 盈虚 盈歇 谦益 堙废
取舍,兴废:兴舍
荣辱盛衰:菀枯隆杀
兴盛和灭亡:兴亡 昌亡
人事的盛衰:荣谢
人事、物势的盛衰变化:沉浮俯仰
人世的盛衰、穷达:荣枯 显否
事物的消长盛衰:乘除
长盛不衰:长青不衰 松柏之茂
盛衰变化:消息盈虚
盛衰、生死、荣辱等变化无常:朝荣夕灭朝荣暮落 朝荣暮辱 朝荣夕落 朝荣夕悴 朝荣夕毙 夕死朝荣
人生命运无常,盛衰不定:载沉载浮
兴旺盛衰迅速:华屋山丘 华屋山邱 华屋丘墟 华屋丘山 化屋丘墟 华屋山墟 山丘华屋
由盛到衰:陵夷
随着时光的推移或兴盛或衰亡:与时消息
开头盛大,结尾衰减:首盛尾衰 龙头蛇尾
兴盛到了极点必然衰落:盛极必衰 盛极则衰
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月盈则食
(兴盛和衰落:兴衰)

☚ 兴旺   繁荣 ☛

平息

平息

弭(弭宁;弭息;清弭) 止息 消息
平息事端:息事 弥事
 息事,完事:寝事
止息战事:弥兵弭兵 禁攻寝兵
 止息干戈:陈俎
退敌取胜,平息危难:折冲厌难 折冲扞难
除掉祸害,平息叛乱:除患宁乱
平息盗贼,使人民安居乐业:弭盗安民 弭盗安良
平息人事纠纷:息事宁人
平息争讼:息讼
止息谤言:止谤
 止息诽谤:弭谤
 止息怨谤:损怨 掩谤
消解平息:解息
(用某种方式使止息:平息)

☚ 制止   杜绝 ☛

消息xiāo xī

❶音信,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辄复非乡里。”
❷生灭或盛衰。《易·剥》:“君子尚~~盈虚,天行也。”

消息

❶诊断时体察病情进退。《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❷随病情进退用药或饮食调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 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❸气功术语。在内丹术中以消息喻作进阳火,退阴符,或武火、文火。出《易纬·乾坤凿度》。原指阴阳爻来去的变化。

消息

消息

原为《易》学术语。阳盈为息,阴虚为消。在一个卦位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消”,凡阴爻去而阳爻来为“息”。所以消息实为卦中阴阳消长变化之意。《易纬·乾坤凿度》:“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 内丹术中以消息喻作进阳火、退阴符。《周易》六十四卦中有十二消息卦,内丹术中借以比喻阴阳消长的火候过程。其中, 自复至乾为息卦:复卦䷗一阳生,临卦䷒二阳生,泰卦䷊三阳生,大壮卦䷡四阳生, 央卦䷪五阳生, 乾卦䷀六阳生, 内丹术以喻进阳火之过程; 自姤至坤为消卦:姤卦䷫一阴消,遯卦䷠二阴消, 否卦䷋三阴消, 观卦䷓四阴消, 剥卦䷖五阴消,坤卦䷁六阴消,内丹术以喻退阴符之过程。

☚ 纳甲   河车 ☛

消息

最主要、最基本的新闻体裁。以迅速简要地报道新闻事实见长。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背景组成。结构上多用“倒金字塔”式。可分为长、短消息,动态、综合消息,人物、事件消息,简讯等。

消息

消息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形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文章。消息的使用非常广泛,是一种最基本的新闻体裁,常见的有动态消息、典型消息、综合消息和评述消息等。消息的内容真实可靠,文章短小精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事实,很少直接议论。一般的消息由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 通讯   传志 ☛

消息

最广泛应用的新闻体裁之一。是新闻事实的迅速而简明的报告。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等。其特点是:内容的新鲜性、事实的准确性、报道的及时性、行文的简明性。

消息xiāo xī

增减。消,削减。息,增生。《医说·卷第三》:“即随其发动,临期消息之。”

消息

消息

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用电报传送的消息叫“电讯”。在诸种新闻体裁中,消息的使用频率最高,它是新闻媒介传播各种信息、进行舆论宣传的一种基本形式。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用点、划两种符号组成的电码,开创了人类用电报传输信息的新时代。1851年,美国港口新闻联合社(美国联合通讯社前身)首次用电报传送消息。在我国,“消息”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易·丰》:“日中则是,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里的“消息”指的是大地万物的消长变化。汉末女诗人蔡琰在《悲愤诗》中也使用了“消息”一词:“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这里的“消息”意为音讯,与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消息”一词的涵义比较接近。到了魏晋时代,“消息”除具有音讯的意思外,有时还指一种情报,如《三国志·魏志》:“昔诸葛恪围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刘整,出国传消息,为贼所获。”明清之后,随着报房京报的出现,特别是近代报刊的创办,消息作为新闻的同义语,逐步被社会公认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一则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此外,在正文之前,一般还要加电头或“本报讯”、“本台消息”等。其传统的结构形式为“倒金字塔”,即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消息常见的类型有:动态消息、简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等。如按篇幅的长短划分,可分为长消息、短消息。按报道内容划分,则有工业新闻、农业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外事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等。国外还有所谓“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硬新闻”、“软新闻”等等。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用真实准确的事实说话;二是要迅速及时给予报道,讲究时效;三是要简短生动、明晰晓畅。

☚ 调查新闻学   消息来源 ☛

消息

《消息》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进步刊物。1946年4月初创刊,主编周建人,受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市委领导。社址在上海广东路的一个书报社里,铅印半周刊。内容有时事述评、专访、特写、通讯、社会新闻、读者园地、小品杂文、诗歌漫画等。及时地报道和分析时局的发展变化,充分地反映黄炎培、胡厥文、陶行知、许广平、司徒美堂、田汉等民主进步人士的意见,反映上海群众的呼声,坚决反对国民党当局的独裁内战政策。出色地报道了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斗的胜利消息,促进了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在中共党报《新华日报》未能在上海出版的情况下,实际上部分地起到了党报的作用,传达了党的声音,密切了党和人民的联系。新闻性、战斗性和指导性极强,深受国统区人民群众的欢迎,销行全国许多城市,还远销解放区。1946年5月第四期刊登米谷画讽刺国民党上海当局实行“警管区制”的漫画,被上海警察局长宣铁吾给以警告处分。1946年7月中旬的第十四期发表了郭沫若、施复亮、黄炎培、梁漱溟等对时局的意见后被国民党当局封闭。

☚ 消闲报   资政新篇 ☛
消息

消息

信息的具体反映形式。收集、传输信息,实际上就是收集、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在信息科学中,消息是信息的载体和反映形式,信息是消息的内容。有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大一些,有的包含的信息量小一些,有的甚至不包含信息量。消息含信息量的大小由消息的不肯定程度来决定。在获得消息之前,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肯定度,获得消息后,消息所含的信息就能够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肯定性。消息能够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肯定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消息所含信息量的大小。

☚ 情报   文献 ☛

消息

news;tidings;intelligence

消息

news;information;tidings;story
参考~For Your Information Only (FYIO)/传播~spread(or disseminate)the news/发布~news briefing/封锁~ news blackout/据可靠~according to reliable sources/内部~inside story;internal information/耸人听闻的~sensational news/特别~breaking news/头版头条~front-page headline story/透露~disclose (or reveal) the news/外电~news from foreign agencies and press/小道~learn through the grapevine;grapevine news/新~fresh news/新华社~ Xinhua dispatch /最新~ latest news (or information)/最后~last-minute news (or information)/值得欢迎的~ welcome news/~来源source of information/~不灵通ill-informed; have no (or little) access to information /~灵通人士well-informed source;informed sour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