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洋生态系统能流及次级生产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洋生态系统能流及次级生产力

海洋生态系统能流及次级生产力

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吸收的太阳能通过有序的食物关系而逐渐传递的组合以及次级生产力的产生。能流可用食物链来描述。主要有:
❶牧食食物链。经典海洋牧食食物链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海洋牧食食物链划分为大洋食物链、沿岸(大陆架) 食物链和上升流区食物链三种类型。a . 大洋食物链 (6个营养级):微型浮游植物 (小型鞭毛藻) —小型浮游动物 (原生动物) —大型浮游动物 (桡足类) —巨型浮游动物 (毛颚动物、磷虾) —食浮游动物的鱼类 (灯笼鱼、竹筴鱼) —食鱼的动物 (金枪鱼、鱿鱼)。b.沿岸、大陆架食物链 (4个营养级): 水层为小型浮游植物 (硅藻、甲藻) —大型浮游动物 (桡足类) —底栖肉食者 (鳕鱼) —食鱼的鱼类 (鲑鱼、鲨鱼) —食鱼的鱼类 (鲑鱼、鲨鱼); 水层底层为小型浮游植物 (硅藻、甲藻) —底栖植食者 (蛤、蚌类) —食浮游动物的鱼类 (鲱鱼) —食鱼的鱼类(鲑鱼、鲨鱼)。c.上升流区食物链 (3个营养级):大型浮游植物 (链状硅藻) —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鳀鱼) 或大型浮游植物 (链状硅藻) —巨型浮游动物 (大型磷虾) —食浮游生物的鲸 (须鲸)。
❷碎屑食物链。海洋碎屑主要来源于死亡的海洋动、植物残体以及它们排出的粪团等颗粒有机物,这些颗粒有机物可被食碎屑的消费者利用。以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碎屑食物链。应当明确,食碎屑者本身以及其后的各个营养层次消费者都会产生新的碎屑,再被食碎屑者利用。同时,碎屑食物链与牧食食物链并非各自独立的营养结构,而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一个营养结构的整体。海洋的碎屑食物链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比陆地的重要得多。在大陆架浅海区 (特别是河口、港湾) 的底层,除了有较多的水层生物源碎屑下沉外,死亡分解中的大型底栖藻类碎片和动物的粪团和死亡残体等也产生大量的有机碎屑,所以碎屑的含量很丰富 (有的海域有50%左右的总初级生产量是通过碎屑的形式结合到食物链中去)。这些碎屑是很多中小型底栖消费者的重要食物来源,以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往往比牧食食物链更为重要。碎屑食物链支撑着底层顶级捕食性鱼类 (通常都是主要的渔业资源) 的产量。如巴伦支海生态系统顶级捕食者大西洋鳕是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其营养关系中就有碎屑—虾—鳕这一营养通道。我国东、黄海渔业资源一般分为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四大类别,其中后三大类别皆受到碎屑食物链的强大支持。而在开阔大洋中,其底层的各种动物则完全依靠从上层沉降的各种类型的生物碎屑而生。
次级生产力包括:
❶异养细菌。细菌的增殖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一天可分裂数次。海洋细菌生产力相当于初级生产力的31%,且2/3是在透光层中产生,另外1/3在无光层产生。
❷微微型光合自养生物。主要有蓝细菌、原绿球菌 (藻) 和微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其中蓝细菌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洋,其粒径为0.5—1.5微米,细胞丰度通常在103—105个/毫升。在热带太平洋,他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达25%—90%,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达20%—80%。原绿球菌原绿球菌 (藻)是比蓝细菌细胞更小的微微型光合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大洋、亚极地海域、陆架边缘海以及近岸、河口、内湾。微微型真核自养生物在形态上和分类上比上述两类原核生物有较高的多样性,它们主要包括绿藻纲、真绿藻纲、金藻纲和隐藻纲等类别。

☚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000020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