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洋地质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洋地质学研究地球被海水覆盖部分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海底地质学、地质海洋学。主要研究海岸与海底地貌、海洋沉积、海底构造、海底岩石、海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等。1872年“挑战者”号船环球考察,标志着近代海洋地质研究的开始。1925年“流星”号船考察,首次用回声测深技术揭示海底不平的地形。20世纪20~30年代芬宁·梅因纳斯用潜水器对海沟进行重力测量,研究了海底构造。1936年戴利用浊流解释海底峡谷的成因,推动了海底地貌学和沉积学的发展。1947年“信天翁”号船环球考察,取得长23 m的柱状海底样品,研究了大洋沉积物结构、厚度和沉积速率。1922年出版了第1本《海洋地质学》;1948年F.P.谢泼德发表了《海底地质学》;同年,M.B.克莲诺娃发表了《海洋地质学》;1950年P.H.奎年发表了《海洋地质学》。1952年H.W.梅纳德和R.S.迪茨提出转换断层概念。20世纪60年代是海洋地质理论大发展时期,在H.H.赫斯和迪茨提出海底扩张说后,W.J.摩根和D.P.麦肯齐又提出了板块构造说。1968年、1985年分别执行的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不仅验证了板块构造说,而且也促进了大洋地层学的发展和古海洋学的诞生。 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又称“地质海洋学”、“海底地质学”。研究被海水覆盖的地壳,包括海床、洋底和海岸的地貌、岩石地质构造、海底表面沉积物、地质历史以及各种海洋地质作用和海底矿产的地质学科。在国民经济和地质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探讨地球的发生、发展、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重要领域。当代许多国家对海洋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为海洋地质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导致了“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和“古海洋学”等新兴地质理论的产生。参见“海洋学”中的“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研究与海洋各种作用有关的海岸与海滩、浅海陆架和大陆坡、深洋底的地貌、沉积、构造、地质历史和矿产资源,阐明海床洋底的发生发展以及分布变化规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提出了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等学说,对地质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参见“地质学”中的“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海洋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以海水覆盖下的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和海滩,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海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在波浪、潮汐、海流等营力作用下海岸地貌的塑造,泥砂运动和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动及其地质意义,三角洲、河口湾的研究;大陆边缘的地形、沉积和地质构造;珊瑚礁的特征和演化;深洋底的地形、洋壳构造和岩石组成;深海沉积和地层学问题;大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海洋矿产资源的储集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探讨等。海洋地质学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进展巨大的领域,来自海底的一系列发现,为新兴的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向以往奠基于大陆地质的传统地质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人们对于整个地球活动状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不了解海底,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大陆。”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界的一个信念。海洋地质学作为全球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而且继续为整个地球科学作出带有根本意义的独特贡献。 ☚ 地柱说 大洋起源假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