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仙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仙镇 朱仙镇短篇小说。姜元琴编。1936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 多角关系 娣砂 ☛ 朱仙镇 朱仙镇位于县西南。建于战国初期。相传为战国朱亥故里,亥旧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宋时已有相当规模,岳飞北伐时前锋曾达于此。自元末开浚贾鲁河后,为南北水路枢纽,日益兴盛。明代中期至清初,是朱仙镇全盛时期,人口达20余万,商号4万余户,城墙周长40余里,街道纵横,商贾云集,市井喧阗,与广东佛山、江西景德、湖北汉口合称四大名镇。镇内旧时木刻版画业兴盛,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清初以后,因黄河泛决,冲淹镇集并淤塞贾鲁河,遂衰落。现存岳飞庙、清真寺、聚仙桥等名胜古迹多处。 ☚ 2. 开封县 岳飞庙 ☛ 朱仙镇四大古镇之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相传为战国魏朱亥故里,故名。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今河南偃城),进军至此。明、清时期为水陆会集之所。 朱仙镇古镇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县西南45里。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乘胜进军于此。元顺帝至正年间修浚贾鲁河后,朱仙镇成为水陆会集之地。清代与江西省景德镇、广东省佛山镇、湖北省汉口镇合称“四大镇”。 朱仙镇 朱仙镇明清四大镇之一, 位于开封城南四十五里的贾鲁河畔,是河南东部重要的水陆码头, 江淮与西北各地物质交流的转运站。南船北马,分途于此。该镇商业繁荣, 清乾隆(1736—1795)以前, 市街南北长十二里, 东西宽五里, 人口二十余万,成为中原地区一大商业都会。是河南省最大的市镇, 清后期, 随着贾鲁河的淤塞, 朱仙镇日益衰落,其重要的商业都会的地位,被颍河中游的周口镇取代。 ☚ 社商 景德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