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书院
在湖南祁阳浯溪。元至元三年 (1337) 零陵尉曾圭命其子光臣捐家资独建。“规制宏伟”,有大成殿、明伦堂、斋舍等,祀唐人元结、颜真卿。“割私田”300亩,“招来多士”肄业其中。元明之际毁。明成化二十年(1484) 中宫寺僧正𥛚募捐重建, 副宪沈庆置田300亩以供经费。正德八年 (1513) 知府曹来旬游此,留有“朗读残灯夜,秋风共抑扬” 的诗句。嘉靖四年 (1525) 知府黄焯增建仰高亭。嘉靖末年废。清康熙七年 (1668) 知县王颐重建,然 “书声寂寞樵歌杳”,已不是教学之地。乾隆间废。同治元年 (1862) 知府杨翰再建,以为其退居之地。民国时邑人黄宿、唐茂栽等设经馆于此。新中国成立后,祁阳三中迁入,院舍改作女生宿舍,1984年原建筑全部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