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浓核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浓核病densovirus disease

桑蚕病毒病的一种,是由浓核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蚕病。1965~1970年间,日本的主要蚕区长野县,因经常成批发病导致养蚕歉收。经调查研究发现有几种和“软化病”病毒相似的病毒,由于病毒粒子较小,故当时称之谓小型软化病毒,认为是软化病毒的不同株系。到1976年,日本东京大学的渡部仁等通过电镜等观察,才明确本病是与病毒性软化病不同的浓核病。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通过电镜与生化方法鉴定,证实了中国各蚕区也有此病发生。以后,日本陆续发现了佐久株(1983)、山梨株(1984)。
病原 浓核病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学名为Den-sovirus,简称DNV。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为 20~23毫微米,沉降系数为100S左右,病毒核酸为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其含量与分子量因株系不同而略有差异。编码为D/1∶1.5~2.2/19~32∶ S/S∶I/O(见图)。
传染 养蚕环境中残留有微量浓核病毒传染浓核病,桑园害虫特别是桑螟幼虫也是浓核病的传播者。
病毒经食下后,在中肠组织的圆筒形细胞的细胞核内呈特异性增殖。病蚕的中肠围食膜消失,圆筒形细胞的细胞核极度膨大,核质呈集块状变性。随着细胞质的崩坏,游离的变性细胞脱落到中肠管腔,至感染末期,中肠组织几乎全部被杯形细胞所占,而杯形细胞的形态仍较正常,无退化现象。


浓核病病毒


蚕对浓核病毒的抵抗性,品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凡抗性品种,即使接种高浓度的病毒液也完全不发病。其抗性的遗传方式,受1对隐性主基因所支配。现行蚕品种中,既有完全不感染本病毒即抗病基因已经固定的品种,也有抗病基因未固定可以分离出感染本病毒个体的品种。在同一种昆虫内,存在着感染与完全不感染(具有完全抵抗性)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系统的现象,迄今尚无它例。这一发现,为浓核病的防治及深入了解抗病机制,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病症 患病蚕外部症状比较单一,以空头症状居多。重症蚕停止食桑爬向蚕座四周,头胸部向后倾倒。撕开体壁,可见消化管内几乎没有桑叶碎片,而只是充满半透明的消化液。
诊断与防治 应用血清学的琼脂糖双向免疫扩散,对流免疫电泳、荧光抗体法进行诊断。防治方法为: ❶养蚕前进行常规的蚕室蚕具消毒;
❷选用抗病性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最好方法;
❸防治桑树害虫,消灭野外昆虫传染。

浓核病

简称“DNV病”。浓核病毒(DNV)寄生于家蚕圆筒型细胞核内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中国于1959年先于日本建立了生产上发生的软化病病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原学说,1979年确认了软化病病毒原为浓核病毒(DNV),随后相继研究建立了DNV的简易纯化法,血清学早期诊断法,抗DNV家蚕品种选育及家蚕抗DNV遗传规律等,填补了中国对此病研究的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同类工作水平,病蚕常表现空头,下痢起缩等症状,生产上多同“C”病并发,危害夏秋蚕。本病小蚕感染率高,病毒原感染家蚕有品种间的选择性,故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有效途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