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研究
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孙柱臣为主要承担并完成者之一,获1997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研究, 筛选出Z10、L99、LR1等3株抗原性好免疫原性强的毒株, 各适应于不同的基质和动物。首先发现长爪沙鼠对出血热病毒敏感性;用收获血凝高峰时收集病毒液、超声波处理等工艺,提高了该细胞生产疫苗的有效抗原成分, 并经一些生产工艺增强疫苗的免疫性和稳定性; 找到地鼠肾细胞对出血热的敏感性, 以肾细胞内连续传代适应和终末稀释法进行纯化, 使病毒在细胞内繁殖力提高100倍, 当病毒滴度达高峰收集病毒液和细胞处理物制备疫苗,提高免疫原性;用密度梯度区带离心和柱层析结合技术纯化乳鼠脑组织, 使该疫苗纯度达95%以上,以糖蛋白和核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疫苗的免疫原性, 并经猴和豚鼠试验证明无过敏反应和神经性变态反应。三种疫苗经2~4次人体观察,证明其免疫有效性好,对人体安全。三种疫苗的接种10万人, 仅发病5人, 相同人数未接种者发病177人, 保护率约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