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流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流民 流民缪崇群作。见1948年1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碑下随笔》。作于1942年9月。描写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奴役而历尽艰辛,从缅甸逃回祖国后方的一家华裔难民。在难民身上,作者不仅写出了“整个的灾害、整个的逃亡,整个的流离”,而且写出了“所有的流民”的“圣洁而勇往”,他(她)们不甘于“被凌辱被屈服被奴役”,为了象人一样地生活,而勇敢地“从天黑跑到天明”。这也正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以战斗求解放的精神的写照。全文以叙述为主,较多用对话来交代事实和刻画人物,但行文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深切感情,又夹以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体现的仍然是抒情散文家的本色。 ☚ 英雄的十月 理论批评篇名 ☛ ![]() ![]() 生活无着的人 生活无着的人到处流浪或行踪不定的人:浪人 流浪者 ☚ 处境困穷的人 受害的人 ☛ 流民liú mín流浪外地的人。《南齐书·良政传》:“议者以江右土沃,~~所归。” 流民 流民民户与其户籍不在一地的称流民。《明史·食货志》: “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 ☚ 邻 六德 ☛ 流民 流民旧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等因而流亡在外、生活无着落者。《汉书·食货志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明经世文编》 卷五九,叶盛《提督军务疏》:“河南、凤阳等处流民数多,而尤莫多于河南;开封等府州县俱有流民,而尤莫多于陈州。” ☚ 流人 土人 ☛ 流民 流民或称“流隶” 。因自然灾害、战乱。残酷的剥削压迫在本地不能存身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主要是破产农民。《汉书·叙传》: “饿馑流隶, 饥寒道路” 。流民关系到生产和社会安定。统治者常设法使流民复业。《汉书·食货志上》: “至昭帝时, 流民稍还, 田野益辟, 颇有蓄积” 。《后汉书·贾逵传》记逵为鲁相, “流人归者八九千户” 。 ☚ 逋亡人 客民 ☛ 流民refugee;exiled pers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