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波格丹诺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波格丹诺夫 波格丹诺夫1873-1928Bo’gedannuofu,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Богданов俄国哲学家、医生。1896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曾当选为第三届、第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1905年革命失败后,成为“召回派”的首领。1909年被开除出党。1926年起任莫斯科输血研究所所长。波格丹诺夫在哲学上起初是一个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由于受到F·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和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观点的影响,成为了一名马赫主义者。他把经验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以要素为基础的,并由此产生了人的心理经验和物理经验,而心理经验是不可代换的,物理经验则可以为心理经验所代替,企图通过经验一元论来否定哲学的基本问题,以便掩盖其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在历史观上他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说成是等同的,否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波格丹诺夫的主要哲学著作有《经验一元论》。(1904-1906年)、《关于社会意识的科学》(1914年)、《组织形态学》(1913-1922年)。 ☚ 阿芬那留斯 伯恩斯坦 ☛ 波格丹诺夫1873—1928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Богданов俄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医生。1903年成为布尔什维克,1909年因进行派别活动被开除出党。哲学上提出经验批判主义的变种——经验一元论。认为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只是人类经验的不同形式,都是组成“单一经验”的因素。从感觉出发,经过“心理的经验”产生“物理的经验”,再产生人们的意识。提出“普遍代换说”,用精神“代替”物质,用“稳定的均衡”代替唯物辩证法。宣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同”论。把社会经济规律归结为机械运动规律。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他的哲学观点作了系统的批判。主要著作有《经验一元论》、《组织形态学》、《经济学简明教程》、《关于意识形态的科学》、《工人阶级发展的无产阶级文化成分》等。 波格丹诺夫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波格丹诺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